村官考试

导航

乡镇党委书记 帮带手记:安排村官跟我一起下村调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12

  2014年6月,我调往草沟镇担任党委书记,同年8月,朱萍选聘到我镇侍圩村工作,她是我帮带的第一个大学生村官。

  从一开始接触,我就感觉到,这个年轻人有干劲、有激情,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农村工作绝非仅有一腔热血和激情就能干好的。和许多初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一样,刚到侍圩村的朱萍自信满满,以为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但情况却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顺利: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沟通起来疙疙瘩瘩;有时面对群众不知该说什么、做什么……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开始有了退缩的想法。

  为了帮助朱萍安下心、沉下去,我特意安排她跟我一起深入全镇各村走访调研,教她如何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每到一个村,我都让她注意观察村两委干部的长处和不足;每遇到一件事,我都会问她怎样处理更合适,并及时给予点评,指出不足,帮助她拓宽工作思路。经过40多天走村串户的打磨,朱萍和村干部沟通起来顺畅多了,面对群众也不再手足无措,对疑难复杂问题也能应付自如了。

  随后,朱萍用同样的方法,对侍圩村进行了全面走访调研,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凭着女同志的耐心和韧劲,朱萍收齐了全村流动党员的联系方式,建立了“党员之家”微信交流群,通过网络推送微党课,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难、学习难的问题。为了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朱萍建议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所有事务都摆到桌面上,所有决策都集体决议,所有党务村务都透明公开……一段时间下来,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村里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镇前列。

  村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工作中,我经常告诉朱萍,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一大法宝。要想做好基层工作,一定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掌握“三情”——村情、族情、户情,当好“三员”——服务员、通讯员、调解员,切忌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特别是不能给群众开“空头支票”,要从最受群众欢迎、最能给群众带来实惠和最易于落实的事情做起,赢得群众的信任。朱萍把我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工作中,只要群众有困难,她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解决。

  在一次走访中,朱萍了解到正在读高三的学生李明,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欠下外债20多万元,生活极度贫困。此后她经常上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2015年高考,李明被武汉轻工大学录取,朱萍第一时间联系到帮扶单位省石油公司,为李明提供了6500元的助学金,同时,她还联系教育、银行等部门,为其办理了助学贷款,帮助李明顺利走进大学校园。

  侍圩村是省级贫困村,为了早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去年春天,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对该村干部队伍进行调整。经过2年的磨练,朱萍已经初步具备了挑大梁、独当一面的能力素质。为进一步给她压担子、交任务,我大胆推荐了她,经过组织考察研究,最终任命朱萍为侍圩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此时的侍圩村基础设施落后,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打造自己的支柱产业。对此,朱萍有自己的想法:“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外地的发展经验,我们侍圩村土质比较适合种植果树。沟东那一片地,有机井有水渠,且土地平整,我想在那搞试点种植晚秋黄梨、黑葡萄等,到时候如果效益好,再扩大规模,并逐步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特色旅游农业。”小姑娘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我听后非常满意。

  不久,经过多方努力,侍圩村特色产业园终于开始启动了。在朱萍的提议下,产业园采取“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项目规划面积1000亩,去年一期栽植果树400亩,同步完成了道路硬化工程,以及大棚、防护栏、路灯安装等配套设施,产业园初具规模,群众也感到有奔头了。侍圩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村。

  付出就有回报。3年多来,朱萍先后当选泗县第十次妇代会代表、泗县第十三届党代表,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标兵。面对荣誉,我告诫她,成绩属于过去,一定要更加谦虚,更加务实,以更优异的业绩回报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厚爱。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