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税务师考试涉税相关法律综合试题及答案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1-30
中11.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检察机关发现应当排除的被告人供述的,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依法排除,不得作为起诉决定的依据
B.退回公安机关,由其决定是否排除
C.交由法院审查决定是否排除
D.在征求公安机关意见后,决定是否排除
【答案】A
【解析】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1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刑事诉讼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B.人民检察院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可以进行调查核实
C.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D.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E.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宣布休庭,并报请本院院长决定是否采用
【答案】AC
【解析】(1)选项B: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2)选项D: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3)选项E: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经对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的相关线索或者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可能存在《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
13.下列刑事证据类型中,属于电子数据证据类型的有( )。
A.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信息
B.在某网站的登录日志
C.以磁带录制的证词
D.手机短信
E.电子交易记录
【答案】ABDE
【解析】选项C:以数字化形式记载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证据,不属于电子数据。
14.下列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的行为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的有( )。
A.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B.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处依法进行搜查的
C.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不解除的
D.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E.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后不予释放、解除或变更的
【答案】ACDE
【解析】选项B:属于正常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
1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安机关侦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要时,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但须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C.侦查人员讯问任何犯罪嫌疑人,均应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D.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可以决定不予查封、扣押
【答案】A
【解析】(1)选项A: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任意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不得是其他处所)提供证言。(2)选项B: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3)选项C: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但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4)选项D: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发现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的,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16.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自诉案件一审程序的各项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法院受理后,自诉人不得与被告人进行和解
B.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中止审理
C.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
D.自诉案件应在法院受理后6个月内宣判
【答案】B
【解析】(1)选项A: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2)选项C:自诉案件,原则上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但“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3)选项D:被告人未被羁押:受理后6个月以内宣判;②被告人被羁押:受理后2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能超过3个月。
17.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当遵守“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有( )。
A.公诉案件被告人提起上诉的案件
B.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提起上诉的案件
C.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
D.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
E.公诉案件被害人提出上诉的案件
【答案】AB
【解析】(1)选项CD: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2)选项E: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
18.刑事案件的二审程序,必须由特定主体提起才能启动。下列上诉、抗诉的提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被害人提出上诉
B.被告人提出上诉
C.被告人的近亲属未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
D.被害人的近亲属提出抗诉
【答案】B
【解析】(1)选项A:被害人对刑事诉讼部分无权提出上诉;(2)选项C: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经同意方可上诉);(3)选项D: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包括近亲属)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19.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B.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讯问被告人
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按辩护律师请求听取其意见
D.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
E.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答案】ACDE
【解析】(1)选项A: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2)选项BC: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3)选项D: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4)选项E: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