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

导航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八)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17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代理与被代理人成立委托代理关系后,发生( )的情形时,委托代理自然终止。

  A.代理人死亡

  B.被代理人死亡

  C.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D.被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E.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解除委托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核委托代理的终止情形。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包括

  (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人死亡

  (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本题中,选项B“被代理人死亡”是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的情形而不是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选项D如果是“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就构成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的情形;如果是“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就构成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

  [该题针对“代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关于复代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但其代理行为的后果并非直接归属被代理人,而是经由原代理人而转归被代理人

  B.在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原代理人可以不事先告知被代理人而将其代理事项转托他人代理

  C.因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

  D.复代理人是由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选任的

  E.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核复代理的相关规定。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复代理人的行为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复代理人是由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选任的。

  [该题针对“代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下列关于代理权利义务的承担说法正确的有( )。

  A.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B.数个委托代理人共同行使代理权的,如果其中一人所实施的行为侵害被代理人权益的,由实施行为的委托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C.被代理人为数人时,其中一人未经其他被代理人同意而提出解除代理关系,因此造成损害的,由提出解除代理关系的被代理人承担

  D.间接代理中,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E.委托代理人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委托代理人追偿

  [答案]:CDE

  [解析]:本题考核代理的相关制度。因委托代理人转委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害;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害,转委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选项A错误。数个委托代理人共同行使代理权的,如果其中一人或者数人未与其他委托代理人协商,所实施的行为侵害被代理人权益的,由实施行为的委托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选项B错误。

  [该题针对“代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依据我国民法,能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事件有( )。

  A.自然人死亡的事实

  B.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事实

  C.订立买卖合同

  D.分割共有财产

  E.违约行为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核事件和行为。事件,又称为自然事实,是指与主体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例如,人的死亡、物的灭失等都属于事件。本题中只有AB两项属于事件,选项CDE都属于行为。

  [该题针对“民事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5. 下列各项中,属于表意行为的有( )。

  A.民事法律行为

  B.准法律行为

  C.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D.事实行为

  E.无效民事行为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核表意行为。表意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等。本题中,D项事实行为属于非表意行为。

  [该题针对“民事法律事实”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某服装经销商在网上商店销售服装,明知其服装是假冒名牌,但在销售时故意不加以说明,还加入了商品质量保障计划,消费者甲购买了质量有瑕疵的服装。该买卖服装的行为属于( )。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欺诈的民事行为

  E.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可撤销、可变更行为的判断。该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他人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该题针对“民事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根据民法基本理论,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有( )。

  A.知识产权和继承权中包含人身权关系和财产权关系

  B.人身权关系的主体一般不能转让自己的权利

  C.对世权关系中,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也特定

  D.对世权关系中,义务内容为消极的不作为

  E.合同法律关系是复合法律关系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对世权关系中,义务主体为权利主体之外的一切世人。对人权关系,是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也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赠与合同属于单一法律关系,所以选项E说法错误。

  [该题针对“民事法律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民事权利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分为( )。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

  E.绝对权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权利根据作用方式为标准所作的分类。民事权利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根据民事权利的实现方式可将民事权利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该题针对“民事权利”知识点进行考核]

  9. 下列各项关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民事主体的资格平等

  B.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C.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D.民事主体在不履行义务造成他人损失时,自觉承担责任

  E.行使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核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本题中,选项AB是正确的。民法中的平等原则主要是指民法的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愿原则的内容之一就是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公平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处理案件。所以,选项C错误;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不履行义务造成他人损失时,应当自觉承担责任。行使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求,所以,选项

  D.E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民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的有( )。

  A.诉讼时效届满则胜诉权消灭,除斥期间届满则实体权利消灭

  B.诉讼时效期间为可变期间,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

  C.诉讼时效适用中止、中断、延长,除斥期间并不适用

  D.诉讼时效适用于形成权,除斥期间适用请求权

  E.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选项D的正确说法是: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该题针对“诉讼时效”知识点进行考核]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