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章节练习题10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5
中多项选择题
1、在激进型融资策略下,临时性负债的资金用来满足( )。
A.全部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
B.部分稳定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
C.全部稳定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需要
D.部分权益资本的需要
E.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知识点。激进型融资策略的特点是:临时性负债不但融通全部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长期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
2、企业在计算持有现金总成本时,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 )。
A.现金持有量
B.有价证券的报酬率
C.全年现金需求总量
D.一次的转换成本
E.现金持有时间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知识点。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现金持有量/2×有价证券的报酬率+全年现金需求总量/现金持有量×一次的转换成本,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选项ABCD都会影响持有现金的总成本。
3、在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的选择上,如果一个公司是保守的,那么以下表述合理的有( )。
A.具有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B.企业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C.盈利能力较强
D.营运风险较低
E.采用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知识点。在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的选择上,如果公司管理是保守的,它将选择一个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所以选项A错误;这将导致更高的流动性(安全性),所以选项B.D正确;但会导致更低的盈利能力,所以选项C错误。
4、某企业在营业高峰期拥有流动资产100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为30万元),长期融资400万元,短期融资50万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策略
B.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融资策略
C.该企业收益和风险均较高
D.该企业收益和风险均较低
E.该企业采取的是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知识点。该企业的波动性流动资产=100-30=70(万元),大于短期融资50万元,所以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融资策略,这种类型的融资策略收益和风险均较低。
5、某企业平均存货为3000万元,全年销货成本为90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60天;平均应付账款为1760万元,每天的购货成本为22万元。若一年按360天计算,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日均销货成本为25万元
B.存货周转期为120天
C.应付账款周转期为80天
D.现金周转期为100天
E.现金周转期为150天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现金周转期知识点。日均销货成本=9000/360=25(万元);
存货周转期=3000/25=120(天);
应付账款周转期=1760/22=80(天);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20+60-80=100(天)
6、下列关于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适当利用赊销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条件下控制应收账款的余额
B.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C.减少坏账
D.减少现金折扣
E.延长收款期限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的知识点。管理应收账款的目标应为:在适当利用赊销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条件下控制应收账款的余额;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
7、2013年甲公司销售产品收入为4320万元,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0%,其信用条件是:2/10,n/30,享受现金折扣的占40%,其余享受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坏账损失占销售收入的2%,收账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假设有价证券报酬率为8%,则下列关于应收账款相关指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天数为22天
B.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21.12万元
C.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为86.4万元
D.应收账款的现金折扣成本为86.4万元
E.企业信用政策下的利润总额为117.12万元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应收账款成本的计算知识点。销售产品的利润=4320×10%=432(万元)
平均收款天数=40%×10+60%×30=22(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4320/360×22=264(万元)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264×8%=21.12(万元)
现金折扣成本=4320×40%×2%=34.56(万元)
管理成本=4320×1%=43.2(万元)
坏账损失=4320×2%=86.4(万元)
8、企业储备一定数量的存货是必要的,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
A.防止停工待料
B.成批采购方便运输
C.降低进货成本
D.增加销售收入
E.维持均衡生产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存货管理目标知识点。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的作用主要有:防止停工待料;适应市场的变化;降低进货成本;维持均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