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导航

2018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章节重点:财务比率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1-17

  第二节 财务比率分析

  1.指标共性特征:

  (1) 母子率:例资产负债率,即资产为分母,负债为分子

  (2) 子比率:例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为分子

  (3) 现金流量:统一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 涉及利润率指标:分子是净利润

  (5) 如分子为时期指标(资产负债表),分母为时点指标(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时点指标转换为时期指标,一般为(期初+期末)/2

  (6) 某项资产周转次数=周转额/该项资产,周转额主要是指营业收入

  2.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共5个,营运资本,现金比率,流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速动比率。

  特点:是子比率指标,分母是流动负债,现金流量指经营现金流量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

  =(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1/(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3)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等,或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

  (4)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5)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增加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1)可动用的银行货款指标(2)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3)偿债能力的声誉。

  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1)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2)经营租赁合同中承诺的付款,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的分阶段付款。

  3.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特点:母子率,分子指负债总额(长期资本负债率特殊,负债指非流动负债)

  (1)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100%

  (2) 产权比率(股东权益负债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1+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

  特点: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同方向变化

  (3)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100%

  =长期负债÷长期资本*100%

  (4)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I)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净利润=(EBIT-I)*(1-T)=EBIT*(1-T)-I*(1-T)

  (5)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6)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1)长期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2)债务担保(3)未决诉讼

  3. 资产管理比率

  特点:母子率

  (1)应收帐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帐款

  周转天数=365÷次数

  注意问题:(1)如有赊销数据计算时应使用赊销额取代销售收入。

  (2)应收帐款一般有年初年末平均数

  (3)如应收帐款减值准备较大,应使用未提取坏帐准备的应收帐款计算

  (4)应收票据一般应纳入计算

  (5)周转天数不一定越少越好,与信用政策有关。

  (6)应收帐款分析应与销售分析、现金分析联系起来。

  (2)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周转天数=365÷次数

  注意问题:(1)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计算周转率,便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时,应当使用“销售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

  (3)注意应付帐款、存货和应收帐款(销售)之间的关系。

  (4)关注构成存货的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4)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注意问题:总资产周转次数的驱动因素是各项资产,进行驱动因素分析,通常用“资产周转天数”,不使用次数。因为各项资产周转次数之和不等于总资产周转次数。

  4. 盈利能力比率

  特点:母子率,利润指净利润

  (1)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3)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三)财务分析体系

  1.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总资产

  =  -------- * --------- * ---------

  销售收入    总资产    股东权益

  =     资产利润率   *    权益乘数

  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两者经常呈反方向变化,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

  财务杠杆(即权益乘数)可以反映的财务政策。一般说来,资产利润率与财务杠杆也呈反方向变化,这种现象也不是偶然的。

  (2)因素分析法的应用。

  (A)连环替代法

  (B)差额分析法

  (3)传统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一是计算总资产利润率的总资产和净利润不匹配;二是没有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三是没有区分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

  (4)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A.分析步骤:1、调整报表2、计算财务比率3、连环替代分析

  B.资产负债表有关概念:

  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债权人实际上已投入生产经营的债务资本)

  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经营负债和金额负债的主要标志是有无利息要求,如有息应收票据为金融资产,无息票据为经营资产。

  金融资产主要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息票据,短期投资),其他为经营资产(长期权益性投资)。

  金融负债主要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债券。其他为金融资产。

  C.利润表有关概念

  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

  税后利息费用=税前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即金融活动的损益

  D.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核心公式

  推导过程: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股东权益

  =税后经营利润÷股东权益-税后利息÷股东权益

  =(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股东权益)-

  (税后利息÷净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

  =(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股东权益]-

  (税后利息÷净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1+净负债÷股东权益)

  -(税后利息÷净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财务杠杆)-

  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杠杆贡献率

  步聚:

  1. 税后经营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销售收入

  2.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经营资产

  3. =1*2,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

  4.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5. =3-4,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6.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

  7. =5*6,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8. =3+7,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杠杆贡献率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9.连环替代

  分析:

  经营差异率是衡量借款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如果它为负值,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从增加股东收益看,净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可以承担的借款税后利息率上限。由于净利息率的高低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提高经营差异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净经营资产利润率。依靠财务杠杆提高杠杆贡献率是有限度的。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