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导航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强化提升试题:标准成本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8-26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目标成本,所以选项B是答案。

  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是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但不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工时;直接人工的标准价格,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和其他用量标准均可作为固定制造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在制定直接人工用量标准时已经确定,并且二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

  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3/2=1.5(元/小时)

  (1)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为: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1.5-400×2×1.5=1500-1200=300(元)

  (2)三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为: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890)×1.5=110×1.5=165(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1.5=90×1.5=135(元)

  4.【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具体数量上看,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因此本题答案为(13+2)/(1-5%)=15.79(元)。

  6.【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20-18)×2000=4000(元)

  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模具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90+1+5)/(1-4%)=100(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

  8.【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正常的标准成本是用科学方法根据客观实验和过去实践经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因此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它排除了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又保留了目前条件下难以避免的损失,代表了正常情况下的消耗水平,因此具有现实性;它是应该发生的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业绩的尺度,成为督促职工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因此具有激励性;它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所以具有稳定性。

  9.【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材料价格差异产生原因,选项A的说法正确;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一般说来,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由此可知,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和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由此可知,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支出与实际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之间的差额,所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10.【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上岗太多、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设备故障较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等。选项D是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

  11.【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根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和直接人工总工时计算求得。所以选项C不正确。

  三、计算分析题

  12.(1)【正确答案】(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0.5分)

  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200(元)(0.5分)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200=320(元)(0.5分)

  分析: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0.5分)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800×5.5)×(3.9-4)=-440(元)(0.5分)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800×5.5-800×5)×4=1600(元)(0.5分)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440)+1600=1160(元)(0.5分)

  分析: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1160元。(0.5分)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4000/(800×5.5)-6000/(1000×5)]

  =-1280(元)(0.5分)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480(元)(0.5分)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1280)+480=-800(元)(0.5分)

  分析: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1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0.5分)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生产能量=1000×5=5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50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00×5=4000(元)

  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5000/5000=1(元/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费用实际数-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5000-1×5000

  =0(0.5分)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5000-800×5)×1

  =1000(元)(0.5分)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0+1000=1000(元)(0.5分)

  分析: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未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0.5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