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导航

2018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考前密训试题及答案4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0-11

  三、计算分析题

  本题型共5小题40分。其中一道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答题正确的,增加5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45分。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否则不得分,除非题目特别说明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

  1.甲公司是一个材料供应商,拟与乙公司建议长期合作关系,为了确定对乙公司采用何种信用政策,需要分析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为此,甲公司收集了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如下:

  (1)资产负债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年末金额

年初金额

流动资产合计

4600

4330

其中:货币资金

100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

460

应收账款

2850

2660

预付账款

150

130

存货

1000

980

流动负债合计

2350

2250

  (2)利润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略)

营业收入

14500

财务费用

500

资产减值损失

10

所得税费用

32.50

净利润

97.50

  (3)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3月份至10月份是经营旺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经营淡季。

  (4)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40万元,2013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最近几年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好,截至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乙公司在2013年收紧了信用政策,减少了赊销客户的比例。

  (5)乙公司2013年资本化利息支出1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

  (6)计算财务比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要求:

  (1)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速动比率。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乙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2)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并评价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3)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评价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乙公司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影响。

  【答案】

  (1)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平均金额÷流动负债平均金额=[(100+100+500+460+2850+2660)/2]÷[(2350+2250)/2]=1.45

  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实际坏账很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多,从而降低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均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97.5+32.5+500)÷(500+100)=1.05

  乙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略大于1,说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勉强可以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由于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而利息支出却是固定的,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弱。

  (3)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4500÷[(2850+150+2660+140)÷2]=5

  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余额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会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应使用赊销额,由于无法取得赊销数据而使用销售收入计算时,会高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乙公司2013年减少了赊销客户比例,现销比例增大,会进一步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2.甲公司是一家尚未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固定资产较少,人工成本占销售成本的比重较大,为了进行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公司拟采用相对价值评估模型对股权价值进行评估,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年初股东权益总额为20000万元,年末股东权益总额为21800万元,2013年股东权益的增加全部源于利润留存,公司没有优先股,2013年年末普通股股数为10000万股,公司当年没有增发新股,也没有回购股票,预计甲公司2014年及以后年度的利润增长率为9%,权益净利率保持不变。

  (2)甲公司选择了同行业的3家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并收集了以下相关数据:

可比公司

每股收益(元)

每股净资产(元)

权益净利率

每股市价(元)

预期利润增长率

A公司

0.4

2

21.20%

8

8%

B公司

0.5

3

17.50%

8.1

6%

C公司

0.5

2.2

24.30%

11

10%

  要求:

  (1)使用市盈率模型下的股价平均法计算甲公司的每股股权价值。

  (2)使用市净率模型下的股价平均法计算甲公司的每股股权价值。

  (3)判断甲公司更适合使用市盈率模型和市净率模型中的哪种模型进行估值,并说明原因。

  【答案】

  (1)甲公司每股收益=3000/10000=0.3(元)

  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可比公司修正市盈率×甲公司预期增长率×100×甲公司每股收益

  按A公司计算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8/0.4)/(8%×100)×9%×100×0.3=6.75(元)

  按B公司计算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8.1/0.5)/(6%×100)×9%×100×0.3=7.29(元)

  按C公司计算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11/0.5)/(10%×100)×9%×100×0.3=5.94(元)

  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6.75+7.29+5.94)/3=6.66(元)

  (2)甲公司每股净资产=21800/10000=2.18(元)

  甲公司权益净利率=3000/[(20000+21800)/2]=14.35%

  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可比公司修正市净率×甲公司股东权益净利率×100×甲公司每股净资产

  按A公司计算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8/2)/(21.2%×100)×14.35%×100×2.18=5.90(元)

  按B公司计算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8.1/3)/(17.5%×100)×14.35%×100×2.18=4.83(元)

  按C公司计算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11/2.2)/(24.3%×100)×14.35%×100×2.18=6.44(元)

  甲公司每股股权价值=(5.90+4.83+6.44)/3=5.72(元)

  (3)甲公司的固定资产较少,净资产与企业价值关系不大,市净率法不适用;市盈率法把价格和收益联系起来,可以直观地反映收入和产出的关系。用市盈率法对甲公司估值更合适。

  3.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为扩大产能决定添置一台设备。公司正在研究通过自行购置还是租赁取得该设备,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自行购置,设备购置成本为20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8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5年后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000万元。

  (2)如果租赁,乙公司可提供租赁服务,租赁期5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320万元,设备的维护费用由甲公司自行承担,租赁期内不得撤租。租赁期届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的租赁费可以税前扣除。乙公司因大批量购置该种设备可获得价格优惠,设备购置成本为1920万元。

  (3)甲公司、乙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税前有担保的借款利率为8%。

  要求:

  (1)利用差额分析法,计算租赁方案每年的差额现金流量及租赁净现值(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判断甲公司应选择购买方案还是租赁方案并说明原因。

  单位:万元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差额现金流量

折现系数

差额现金流量的现值

租赁净现值

  (2)计算乙公司可以接受的最低租金。

  【答案】

  (1)

项目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租赁费

-320

-320

-320

-320

-320

租赁费抵税(25%)

80

80

80

80

80

税后租赁费

-240

-240

-240

-240

-240

避免设备购置支出

2000

(设备折旧)

240

240

240

240

240

损失设备折旧抵税

-60

-60

-60

-60

-60

失去设备余值变现

-1000

(期末设备账面价值)

800

(期末设备变现损益)

200

避免设备变现收益纳税

50

差额现金流量

2000

-300

-300

-300

-300

-1250

折现系数(6%)

1

0.9434

0.8900

0.8396

0.7921

0.7473

差额现金流量的现值

2000.00

-283.02

-267.00

-251.88

-237.63

-934.13

租赁净现值

26.34

  租赁方案净现值大于0,甲公司应选择租赁方案。

  (2)

  乙公司租赁净现值为0时的租金为乙公司可以接受的最低租金。

  乙公司年折旧额=(1920-80)/8=230(万元)

  乙公司设备变现收益纳税=[1000-(1920-230×5)]×25%=57.5(万元)

  最低租金=[1920-230×25%×(P/A,6%,5)-(1000-57.5)×(P/F,6%,5)]/[(1-25%)×(P/A,6%,5)]=308.12(万元/年)

  4.甲公司是一家模具生产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分两个生产步骤在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每件产成品耗用2件半成品。甲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月末对在产品进行盘点,并按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第一车间耗用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第二车间除耗用第一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外,还需耗用其他材料,耗用的半成品和其他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在产品相对于本车间的完工程度均为50%。

  甲公司还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分别为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维修和电力,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甲公司按照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甲公司2014年8月份的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生产车间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

8125

3500

11250

22875

第二车间

5500

3500

3700

12700

  (2)本月生产量(单位:件)

生产车间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入

本月完工

月末在产品

第一车间

5

75

70

10

第二车间

5

35

30

10

  (3)机修车间本月发生生产费用8250元,提供维修服务150小时;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0500元,提供电力21000度。各部门耗用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服务情况如下:

耗用部门

机修车间(小时)

供电车间(度)

辅助生产车间

机修车间

1000

供电车间

50

基本生产车间

第一车间

45

9800

第二车间

45

9700

行政管理部门

10

500

合计

150

21000

  (4)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单位:元)

生产车间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42875

22000

56302.50

第二车间

34500

38500

39916.25

  注:制造费用中尚未包括本月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要求:

  (1)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单位成本要求保留四位小数)。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单位:元

项目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耗用量(小时)

单位成本

分配金额

耗用量(度)

单位成本

分配金额

待分配项目

交互分配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对外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

对外分配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合计

  (2)编制第一车间的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2014年8月 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3)编制第二车间的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2014年8月

  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4)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必列出计算过程)。

  单位:元

生产车间

产成品数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合计

单位成本

  【答案】

  (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单位:元

项目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耗用量(小时)

单位成本

分配金额

耗用量(度)

单位成本

分配金额

待分配项目

150

55

8250

21000

0.5

10500

交互分配

机修车间

500

-1000

-500

供电车间

-50

-2750

2750

对外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

100

60

6000

20000

0.6375

12750

对外分配

第一车间

45

2700

9800

6247.5

第二车间

45

2700

9700

6183.75

行政管理部门

10

600

500

318.75

合计

100

6000

20000

12750

  (2)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2014年8月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8125

3500

11250

22875

本月生产费用

42875

22000

65250

130125

合计

51000

25500

76500

153000

分配率

600

300

900

1800

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

60

36000

18000

54000

108000

月末在产品

30

15000

7500

22500

45000

  (3)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2015年8月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5500

3500

3700

12700

本月生产费用

34500

38500

48800

121800

合计

40000

42000

52500

134500

分配率

1000

1200

1500

3700

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

30

30000

36000

45000

111000

月末在产品

10

10000

6000

7500

23500

  (4)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2015年8月单位:元

生产车间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

36000

18000

54000

108000

第二车间

30000

36000

45000

111000

合计

30

66000

54000

99000

219000

单位成本

2200

1800

3300

7300

  5.甲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三种产品共用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每月生产能力为12800机器小时,目前已经满负荷运转。为使公司利润最大,公司正在研究如何调整三种产品的生产结构,相关资料如下:

  (1)公司每月固定制造费用为400000元,每月固定管理费用为247500元,每月固定销售费用为300000元。

  (2)三种产品当前的产销数据:

项目

产品A

产品B

产品C

每月产销量(件)

1400

1000

1200

销售单价(元)

600

900

800

单位变动成本(元)

400

600

450

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机器工时(小时)

2

4

5

  (3)公司销售部门预测,产品A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每月销售量可以达到2000件,产品B和产品C的销量不受限制;生产部门提出,产品B受技术工人数量的限制,每月最多可以生产1500件,产品A和产品C的产量不受限制。

  要求:

  (1)计算当前A、B、C三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2)计算调整生产结构后A、B、C三种产品的产量、边际贡献总额、甲公司每月的税前利润增加额。

  【答案】

  (1)产品A的边际贡献=1400×(600-400)=280000(元)

  产品B的边际贡献=1000×(900-600)=300000(元)

  产品C的边际贡献=1200×(800-450)=420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280000+300000+420000=1000000(元)

  销售收入总额=1400×600+1000×900+1200×800=2700000(元)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0000/2700000=37.04%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400000+247500+300000)/37.04%=2558045.36(元)

  (2)计算调整生产结构后A、B、C三种产品的产量、边际贡献总额、甲公司每月的税前利润增加额。

  产品A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600-400)/2=100(元)

  产品B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900-600)/4=75(元)

  产品C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800-450)/5=70(元)

  按产品A、B、C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大小顺序安排生产,产品A的产量为2000件,产品B的产量为1500件,剩余的生产能力安排产品C的生产。

  产品C的产量=(12800-2000×2-1500×4)/5=560(件)

  产品A的边际贡献=(600-400)×2000=400000(元)

  产品B的边际贡献=(900-600)×1500=450000(元)

  产品C的边际贡献=(800-450)×560=196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400000+450000+196000=1046000(元)

  甲公司每月税前利润增加额=1046000-1000000=46000(元)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