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城市规划师题库规划原理考点练习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2-20
中1: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表现在( )。
A.集聚规模的差异
B.生产效率的差异
C.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D.生态环境差异
正确答案:a, b, c
解 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集聚规模的差异
(2)生产效率的差异
(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2:“有形的城镇化” 具体反映在( )。
A.人口的集中
B.空间形态的改变
C.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D.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正确答案:a, b, c
解 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镇化含义。
3: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的城市住区三大目标是指( )。
A.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作用
B. 保证生活基本质量
C. 创造有机多功能综合体
D. 与自然协调
E. 功能的分区与联系
正确答案:a, b, d
解 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马丘比丘宪章》提出的城市住区三大目标。
背景: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在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其中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4)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5)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6)《马丘比丘宪章》不仅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的推进其发胀,提出: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相互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