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复习讲义(15)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11
中城市总体规划
n 考试大纲要求
1.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3.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4.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5. 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6. 掌握城市分区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n 知识结构体系
(一)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
1.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主要任务——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 主要内容
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市域城乡统筹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级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②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③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④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⑤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⑥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⑦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⑧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⑨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二)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2.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 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6.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7.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三)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 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2.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3. 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4. 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5. 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6.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7. 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
8. 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9. 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10. 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11. 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12. 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13. 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14.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15. 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16. 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17. 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18. 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四)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 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2. 总体规划的内容
§ 体系规划——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规划布局
①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② 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基础设施支撑§
① 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②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治理与保护
①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②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③ 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④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在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 安全与保障——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 建设安排
① 确定旧城区改建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② 协调市区与邻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规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③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 有关建议——进行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和方法的建议
(五)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1. 城市规划区范围。
2. 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3.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4.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5.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6.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7. 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六)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
1. 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 条条调查——城市有关部门的资料调查
§ 块块调查——调查各类用地的分布与面积
§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评价因素;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
2. 确定经济技术指标
3. 确定城市性质
4. 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 城市人口构成
§ 城市人口变化
§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 确定城市用地规模
5. 确定城市总体布局
§ 应遵循的原则
① 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② 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③ 依托旧区、紧凑发展
④ 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① 集中式
②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式
③ 分散式
§城市用地布局的艺术问题
① 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② 城市空间布局要充分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③ 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④ 城市轴线艺术
⑤ 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七)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1. 文本
前言: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点
§ 城市规划区范围
§ 城市性质、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及用地规模
§ 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 自然环境和历史文件环境保护
§ 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及环境综合整治
§ 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各项专业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 实施规划的措施
§ 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2. 图纸
§ 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
§ 城市现状图
§ 用地评定图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 城市总体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环境保护、防灾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 各项专业规划图
§ 近期建设规划图
3. 附件——规划说明、有关专题研究报告及基础资料汇编
(八)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 规划期限
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不得违背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近期建设规划到期时,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新的近期建设规划。
2. 主要规划内容
§ 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 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 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 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 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 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3. 成果
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九) 城市分区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
2.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3. 分区规划的成果
§ 规划文本
§ 图件
§ 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