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师

导航

2017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章节讲义: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03

  4、社会环境的调查

  主要包括两方面:

  (1)人口方面。主要涉及到人口的年龄结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2)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有构成城市社会各类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家庭模式、家庭生活方式、家庭行为模式以及社区组织等。此外,还有政府部门、其他公共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5、经济环境的调查

  城市经济环境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如: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城市产业结构,工农业总产值及各自的比重,以及当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等。

  (2)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

  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

  (3)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包括:土地价格、土地供应潜力与供应方式、土地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及其运作、房地产市场的概况等

  (4)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其中既涉及到城市政府公共项目的资金的运作,也涉及到私人资本的运作,以及政府吸引国内外资金从事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施。调查历年城市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的资金来源、投资总量以及资金安排的程序与分布等。

  6、广域规划及上位规划

  7、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所确定的城市土地使用分类,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标注,在详细规划阶段还应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调查,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

  8、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调查

  9、城市园林绿化

  10、城市住房及居住环境调查

  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调查

  主要有:给水、排水、供热、供电、燃气、环卫、通讯设施和管网的基本情况,以及水源、能源供应状况和发展前景。

  12、城市环境状况调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质、噪声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工矿企业等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熟悉)

  1、城市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2)社会发展目标

  (3)城市建设目标

  (4)环境保护目标

  2、城市职能

  3、城市性质。。。。。(考点56)

  (1)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2)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3)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确定城市性质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

  (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熟悉)

  1、城市人口规模

  (1)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性别、家庭、劳动、职业等构成情况。

  年龄构成定义: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一般分为六组,为了便于研究常根据年龄统计做出百岁图和年龄构成图。

  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

  ①比较成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职工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潜力

  ②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和被抚养人口比例,对应于估算人口发展规模有重要作用

  ③掌握学龄前儿童的数字和趋势是指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

  ④分析年龄构成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

  ⑤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

  性别构成反映男女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男女性别比例的基本平衡。

  家庭构成反映城市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和辈份组合等情况,对于城市住宅类型的选择、城市生活文化设施的配置、城市生活居住区的组织等有密切关系。我国城市家庭存在有传统的复合大家庭向简单的小家庭发展的趋势。

  劳动构成按居民参加工作与否,计算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为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

  (2)城市人口变化:自然增长、机械增长、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人口平均增长率)

  (3)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考点57)

  ①综合平衡法,适用于基本人口(或生产性人口)的规模难以确定的城市,需要由历年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方面的调查资料。

  ②时间序列法, 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因素缓和的城市。

  ③相关分析法。适用于影响因素的个数及作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

  ④区位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模式地区的城市。

  ⑤职工带眷系数法,适用于新建的工矿小城镇。

  可以作为校核方法使用但不能单独作为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有:

  ①环境容量法(门槛约束法)

  ②比例分配法

  ③类比法

  2、确定城市用地规模P127

  (四)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了解)P129

  四、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大纲要求

  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

  (一)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掌握)。。。。。(考点58)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

  (1)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

  (2)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

  (4)原则确定适于交通发展策略

  (5)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6)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7)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8)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9)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10)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11)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12)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掌握)。。。。。(考点59)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1、文字说明

  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提出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

  2、图纸

  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图纸比例为1:200000~1:1000000,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

  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1: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城镇规模、交通网络、重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矿藏资源。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图纸比例1: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城市规划区范围。

  市域空间管制示意图:图纸比例1:50000~1:200000,标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的范围,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位置和范围、市域功能空间区划。

  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的范围、主要干路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图纸比例1:5000~1:25000,初步标明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干路、河湖水面、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重大基础设施。

  3、专题研究报告

  在大纲编制阶段应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撰写专题研究报告。例如人口规模预测专题、城市用地分析专题等。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