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城市规划原理内容整理:第二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2-31
中第二节 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发展理论
命题(8)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有4000年的历史。有关城市规划的理论阐述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城市的典型格局以各个朝代的都城最为突出,从汉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1、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同时记载了城市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成为此后封建社会城市建设的基本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关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思想:《管子.乘马篇》A:强调城市的选址应“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B:在城市形制上应该“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比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C:还提出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D:在城市内部应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以发展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 《商君书》论述了都邑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比例的合理分配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从城乡关系、区域关系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2)战国时期,在都城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即城市居民居住在称之为“郭”的大城,统治者居住在由大城包围的被称为“王城”的小城中。列国都城基本都采取这种布局模式,反映了当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社会要求。此时期,其它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
(3)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周制进行建造,但济南城则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也不对称。
(4)吴国国都则遵循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思想,伍子胥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
(5)赵国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
(6)江南淹国国都淹城,城与河浑然一体,自然蜿蜒,利于防御。
2、秦汉时期
西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得有利于巩固皇权的礼制思想得以确立。礼制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
3、唐宋时期
(1)唐取代隋后,由宇文恺制定规划,体现了《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长安城的建造按照规划,先测量定位,后筑城墙、埋管道、修道路、规定坊里。采用中轴线对称格局,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工明确,充分体现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城市道路系统分工明确,设集中的东西两市。采用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其中最宽的是宫城前的横街和作为中轴线的朱雀大街。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朱雀大街两侧有54个坊里,每个坊里四周设置坊墙,坊里实行严格管制,坊门朝开夕闭坊中考虑了社会活动和寺庙用地。经几次大规模修建,长安城总人口近百万,为当时之最。
(2)东都洛阳也有宇文恺规划,规划思想与长安城相似,但吸取了长安城的经验,如东都洛阳的干道宽度比长安缩小很多。
(3)北宋中叶,开封城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
4、元明清时期
元大都采用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和轴线对称的基本格局。三套方城分别是:内称、皇城和宫城,各有城墙围合。皇城位于内城的内部中央,宫城位于皇城的东部。
小编推荐:2017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报名时间 2017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时间10月21、22日
2017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报名条件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考试教材 考试题库 考试计划
中华考试网2017年注册城市规划师网校课程逐章逐节,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挑选各章节经典练习题进行试题演练,重点内容考前冲刺讲解、课堂练习检测,演练并详细讲解高质量的模拟题,1V1直播教室,与老师互动答疑,分析考试陷阱和得分技巧,确保考场发挥,"模考试题"和"习题演练",现在报名独享"实务特训"课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