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导航

2020年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 :考试网 2019-10-21

2020年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三

  练习 1:

  经查实×××主编、××出版社出版的两部词典大量抄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及其《补编》中的条目。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该两书的主编和出版者为此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1) 停止侵害。

  (2) 消除影响。

  (3) 赔礼道歉。

  (4) 赔偿损失。

  练习 2:

  B 出版社于 2006 年年初组织本社小胡等编纂《中国陶瓷赏鉴》,并约定该书的整体著作权归 B 出版社所有,而编写人对自己所编写的部分享有著作权。该书稿的编写大纲确定后, B 出版社社长要求美术编辑室根据大纲配备相应陶瓷精品的照片。美术编辑室主任与某陶瓷博物馆联系后,指派美术编辑小赵合法利用该博物馆的馆藏拍摄了该书所需的全部彩色照片。2006 年年底,《中国陶瓷赏鉴》正式出版。该书为图录形式,全书以著名陶瓷作品的彩色照片为主,配有介绍、鉴赏性的文字。

  2007 年 11 月,L 出版社出版《中国瓷器图录》。该书的表现形式以彩色瓷器照片为主, 配有少量说明文字。B 出版社将之与《中国陶瓷赏鉴》作比较后发现:两书的总体框架十分相似,都是先按年代、次按品种编排各种陶器或瓷器;两书为照片配的介绍、鉴赏性文字, 各有不同,但《中国瓷器图录》中绝大部分彩色瓷器照片与《中国陶瓷赏鉴》中的相同。经调查后,确认这些照片是 L 出版社擅自从《中国陶瓷赏鉴》中翻拍的。

  问题一:《中国陶瓷赏鉴》中的彩色照片是否属于小赵的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题二: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 B 出版社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三: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小赵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四: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编写人小胡等的著作权?为什么?

  问题五: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陶瓷博物馆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参考答案:

  问题一:

  答:属于,因为小赵拍摄这些照片是由编辑室主任作为工作任务安排的。

  问题二:

  答:侵犯,因为该社对这些照片在其拍摄后两年内享有专有使用权。

  问题三:

  答:侵犯,因为这些照片的著作权归属小赵,而L出版社擅自翻拍使用。

  问题四:

  答:不侵犯,因为两种书的编排都是各自独立完成的,并且 L 出版社并没有使用他们编写的文字内容。

  问题五:

  答:不侵犯,因为博物馆并不享有这些照片的著作权。

扫一扫,刷题抢分
高频易错考点卷    考试网焚题库   章节模拟测试卷
全真模考预测卷      历年真题解析卷
强化巩固习题卷     考前冲刺提分卷
扫码进入学习群
  出版题库下载  

  更多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讲义学习、考前冲刺,加入出版资格考试学习群:373084845 ,更有老师答疑解惑

  练习 3:

  某期刊编辑部发现互联网上有一篇作品非常好,很想转载,但不知如何与作者取得联系, 于是在转载这篇文章的同时,在刊物上作了附注说明:“请作者及时与本编辑部联系,领取稿酬。”作者知道后,认为期刊编辑部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而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也支持作者,责令期刊编辑部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该期刊编辑部为何被认定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侵犯了哪些权利?

  参考答案:

  (1) 因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其作品。

  侵犯了复制权、发行权。

  练习 4:

  某出版社各编辑室为参加图书订货会提出了 10 个选题:

  A.《劳动法学习辅导材料》

  B.《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C.《刘少奇的故事》

  D.《中国物产分布地图》

  E.《雷锋日记新编》

  F. 《中共党史大事记》

  G. 《炒股的奥秘》

  H. 《赌场赢钱技巧 100 例》

  I. 《中国县级政府机构大全》

  J. 《相面算命百日通》

  问题一:请将上述选题按以下所列类别分类,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

  (1) 须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选题有( )。

  (2) 不应出版的选题有( )。

  (3) 普通选题有( )。

  问题二:对于上述三类选题各应如何处理?

  问题三:若该出版社未经备案而出版了须办理备案手续类选题的图书,将受到的处罚有( )等。

  A.被罚款 5 万~10 万元 B.用于出版这些图书的资料和专用设备被没收 C.出版社主要负责人受行政处分

  D.情节严重的,被限期停业整顿或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出版许可证 E.被责令停止出版、发行这些图书,按有关规定办理申报备案手续

  参考答案:

  问题一:

  (1) CDFI 。

  (2) HJ 。

  (3) ABEG 。

  问题二:

  对第(1)类选题,应先办理备案手续,然后根据备案答复情况或安排出版,或撤销选题。对第(2)类选题应该撤销。

  对第(3)类选题可以按照编辑出版的一般规程组织出版。

  问题三::CDE 。

  练习 5:

  2002 年 10 月,某出版社接到《文革随笔》的书稿后,认为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决定尽快出版。11 月 15 日,将《文革随笔》作为重大选题报请省新闻出版局审批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12 月 5 日,该书正式出版发行。但不久,即被勒令停止出版发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

  《文革随笔》属于需备案的重大选题。《出版管理条例》规定,重大选题应当经所在地 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批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重大选题未经备案,不得出版。新闻出版总署 自决定受理备案之日起 30 日内,对备案申请予以答复或者提出意见。该出版社在备案审批期内,擅自出版,违背了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的规定。出版单位违反备案办法,未经备案出版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的,无论内容有无问题,一律先停止出版发行,责令该出版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申报备案手续,待查实问题后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练习 6:

  2004 年初,K 出版社与吴亮签订《委托选编合同》, 约定:K 出版社委托吴亮组织选

  编《中国古诗名作》,总字数约 60 万字;K 出版社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选编者对该作品享 有署名权;K 出版社在该书出版后两个月内按 15 元/千字的标准付给吴亮一次性稿酬;吴 亮应确保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2004 年 3 月,吴亮又与陈德荣签订《委托选编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只是:陈德荣同意接受吴亮的委托承担选编《中圈古诗名作》的任务;吴亮在书稿交稿后的一星期内,按 12 元/千字的标准向陈德荣一次性支付选编报酬;陈德荣享有署名权;若出版社编辑对书稿提 出意见, 陈德荣应负责处理,直至书稿质量合格。

  2004 年 10 月,陈德荣将全部书稿交付吴亮。吴亮按《委托选编协议书》的约定向陈德荣支付了全部报酬, 并将书稿交 K 出版社。编辑人员在审稿中提出一些意见后,经吴亮将 书稿退请陈德荣修改。陈德荣对编辑提出的意她作了处理,并在随附的《稿件处理说明》末 尾署“陈德荣”,留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

  2005 年初,吴亮向 K 出版社转交了陈德荣修改后的《中国古诗名作》书稿和所附的《稿 件处理说明》,并告诉出版社自己即是该书稿的选编者。不久,《中国古诗名作》出版,封面 等处的选编者姓名都足“吴亮”。出版社按合同规定向吴亮支付了报酬。

  2005 年 6 月,陈德荣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 诉状称:K 出版社未经陈德荣同意。 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自行出版了陈德荣的作品,且书上没有标明选编者是陈德荣,这是侵犯了陈德荣合法拥有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杖、署名权以及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法院的判决仅认定 K 出版社应该为侵犯陈德荣的署名权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却不认为 K 出版社侵犯陈德荣的发表权、复制权和发行权。

  问题一:陈德荣的署名权受到侵犯,明明是由吴亮造成的,为什么 K 出版社也必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问题二:为什么说 K 出版社没有侵犯陈德荣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和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参考答案:

  问题一:

  因为吴亮向 K 出版社提交的选编者名单与陈德荣在《稿件处理说明》末尾所写的内容存在 明显的矛盾,但 K 出版社却疏于审查,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犯有过错。

  问题二:

  因为 K 出版社是根据委托合同约定出版《中国古诗名作》的,而事先陈德荣也清楚作品的用途且异议。

  吴亮已经按委托合同约定向陈德荣支付报酬。

  练习 7:

  《爱心周刊》由某出版社设立的《爱心周刊》编辑部编辑出版,未成立《爱心周刊》社。该刊在 2003 年 5 月期的一篇报道中,因报道失实,严重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张某将《爱心周刊》编辑部告上了法庭,但《爱心周刊》编辑部却不能去应诉。为什么?

  参考答案:

  我国实行出版单位法人制度,规定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但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视为出版单位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其主办单位承担。据此,

  《爱心周刊》编辑部不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其侵权行为应由该出版社承担。

  练习 8:

  2007 年 5 月,摄影师张永彬与模特方岑签订《人像艺术摄影协议》约定:“本次人像摄影所产生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张永彬。作品供人像摄像等专业期刊发表及公开展出。”依次约定,张永彬为方岑拍摄了多组人像艺术摄影作品,并交给方岑留存一套。

  2008 年 4 月,方岑与张永彬联系,称其打算出一本个人艺术写真集,要从上述照片中选择一百余幅,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后按一定主题类别编排,出版该书所获得报酬两人各得50%。张永彬表示同意并出具了许可方岑用这些照片出版该写真集的授权书。方岑向甲出版社出示了张永彬的授权书,并于甲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约定:《方岑艺术写真》的作者方岑将该作品的图书专有权授予甲出版社,为其 5 年;方岑负责解决相关的著作权事宜; 甲出版社按该书的销售数量以 9%的版税率向方岑支付报酬,其中包括张永彬应得的报酬; 该书出版后的 4 个月内甲出版社先预付 3000 册数的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量结算一次。

  甲出版社补报选题计划后,于 2008 年 7 月底出版了《方岑艺术写真》一书。该书在面封和扉页上均署“方岑编著”;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标有“方岑艺术写真/方岑编著”;封面的前勒口上标明“摄影:张永彬”,后勒口载有对摄影师张永彬的简介。

  2008 年 8 月初,乙酿酒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为庆贺企业成立 100 周年,希望再甲出版社主办的时尚类月刊《都市风尚》上进行相应宣传。双方达成合作协议:甲出版社出版的《都市风尚》第 11 期以“弘扬酒文化”为主题,以三分之一篇幅登载宣传乙公司业绩和企业文化的文章、图片,封面发布相应广告;正文的图文稿件由乙公司和《都市风尚》编辑部分别组织,甲出版社必须对全部稿件进行审阅,作必要的编辑加工;期刊的封面和广告由甲出版社负责设计;乙公司负责安排该期刊物的印制,所印刊物在满足甲出版社自办发行之需后,剩余部分由乙公司发行;乙公司共计支付给甲出版社 40 万元,作为广告费和分担的部分印制费用。

  2008 年 9 月,《都市风尚》编辑部收到乙公司交来的稿件后,进行了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使之达到可以发稿的标注。同时,甲出版社与方岑联系,提出想从《方岑艺术写真》中选一幅照片用于《都市风尚》的面封广告,并承诺在刊物出版后支付相应费用。方岑对此表示:“没

  问题,我完全同意。”在广告设计过程中,为突出宣传主题,甲出版社对所选照片作了一些修改,把方岑手中所持的花束改成乙公司某品牌酒的酒瓶,并配上旁白文字“我就喜欢国家级的宴会用酒”。面封上除了广告,还用 100 级行楷字印本期主题“美酒香飘万里”,而刊名仍用 70 级隶书字体。

  2008 年 10 月中旬,甲出版社签发印刷委托书,与刊物的正文稿件和封面设计电子文件一起交给乙公司。乙公司持甲出版社出具的印刷委托书安排了印制。2008 年 11 月初,第 11期《都市风尚》出版。乙公司按协议约定交给甲出版社一部分刊物。

  2008 年 11 月中旬,甲出版社按事先约定向方岑支付了《方岑艺术写真》的预付版税和《都市风尚》广告的照片使用费,同时给了她样书和样刊。方岑收到后,于 10 天后把书刊和所获版税的 50%交给张永彬。但是,张永彬看了样书、样刊后,很不满意,拒绝接受这笔钱。两人不欢而散。

  2008 年 12 月,张永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张永彬认为,甲出版社和方岑在出版《方岑艺术写真》一书和《都市风尚》第 11 期的过程中都侵犯了期著作权。同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也对甲出版社在出版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追究。

  问题一:关于方岑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方岑享有《方岑艺术写真》一书的著作权B.方岑无权独自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C.方岑没有解决好《方岑艺术写真》的相关著作权事宜,构成合同违约D.方岑无权许可甲出版社将照片用于《都市风尚》广告

  E.方岑在所获报酬的分配上侵犯了张永彬的权利

  问题二:从著作权法角度评析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请作选择回答。

  A.甲出版社出版《方岑艺术写真》的行为没有侵犯张永彬的复制权、发行权B.甲出版社出版《方岑艺术写真》的行为没有侵犯张永彬的署名权

  C.甲出版社在《都市风尚》上发布广告的行为侵犯了张永彬的复制权、发行权D.甲出版社侵犯二类张永彬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E.甲出版社支付报酬的时间违反国家规定,侵犯了方岑和张永彬的利益

  问题三:从著作权法角度看,为什么

  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问题四: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评析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 出版《方岑艺术写真》没有办理必要手续,属于违规出版

  B. 未经出版行政部门批准而擅自决定该期《都市风尚》以“弘扬酒文化”为主题,是违规行为

  C. 在《都市风尚》上发布的广告违反国家规定D.设计的《都市风尚》面封违反国家规定

  E.与乙公司的合作属于买卖刊号行为

  问题五:为什么

  问题四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问题一:ADE

  问题二:ABCD

  问题三:

  (1)A 项是因为张永彬既然授权方岑将照片汇编后出版,就是同意将这些照片汇编后复制、发行,甲出版社是在已得到张永彬的授权后才出版该书的。

  (2)B 项是因为该书上的署名已经明确说明照片是张永彬所拍摄,而方岑是将照片汇编成集的汇编人。

  (3)C 项是因为甲出版社将单幅照片用于广告并没有征得照片著作权人张永彬同意,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复制、发行其作品。

  (4)D 项是因为甲出版社不仅改变了原照片的画面,而且篡改了原照片的主题思想。

  问题四:CDE

  问题五:

  (1)C 项是因为在期刊封面发布酒类广告,并且广告中用了法规禁止使用的词语“国家级”。

  (2)D 项是因为期刊面封上本期主题的文字比刊名还要明显。

  (3)E 项是因为甲出版社向乙公司收取费用后,变相转让期刊版面,并为乙公司办理期刊委托印刷手续,放弃了校对、印刷、发行环节的职责。

  练习 9:

  某公开发行的期刊的一名编辑人员,看到某厂内部发行的厂报在报道厂内短新闻方面颇有特色,于是就以《××厂报报道短新闻有特色》为标题,介绍了该厂报的短新闻报道特点, 本打算再约请该报编辑部撰文作更详细的介绍,但是一时联系不上,便就转载了该报上的几篇短新闻作铺垫。但是发稿时主编却不同意刊发这篇报道和转载的短新闻。编辑想不通,去问主编为什么不同意刊发。如果你是主编,你将怎样解释?

  参考答案:

  (1) 公开发行的期刊不得刊登涉及内部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消息。

  (2) 公开发行的期刊不得转载或摘编内部出版物的内容;特殊情况转载的,须征得被转载出版物的出版单位的同意。

  练习 10:

  2005 年 7 月,国外出版了俄文版纪实文学作品《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我国甲出版社经与有关著作权人洽商后,于 2005 年 12 月取得了该书的中文翻译权和简化字版出版权,在当地版权局办理了版权贸易合同登记手续后,将该选题列入 2006 年度选题计划报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2006 年 1 月,甲出版社与中国公民杨民签订了作品委托翻译合同。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杨民联系译者将俄文版《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于 2006 年 8 月底之前翻译成中文,以保证 2006 年底之前能够出书;翻译费的标准为 45 元/千字,出书后两个月内支付;甲出版社享有翻译作品的著作权,译者对翻译作品享有署名权,译者名单由杨民提供;杨民确保不侵犯他人权利。

  2006 年 2 月,杨民与中国公民王建签订翻译协议书约定:杨民委托王建将俄文版图书《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于 2006 年 8 月底之前翻译成中文;中文版上的译者姓名为王建;翻译费在交稿时一次性付清,标准为 35 元/千字;若译稿存在质量问题,王建应积极配合出版社进行修改。

  2006 年 8 月中旬,王建将全部译稿交给杨民,杨民按翻译协议书的约定向王建支付了翻译费。甲出版社收到杨民交来的译稿后,安排本社助理编辑葛军担任责任编辑。葛军抓紧时间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并针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甲出版社名义撰写了退修意见,与译稿以期通过杨民交王建处理。王建对译稿作了修改后再次交给杨民。在将修改稿交给葛军时, 杨民同时提交了译者名单和授权书各一份。名单中所列的译者为“杨民”,授权书的内容是 “《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的全体译者授权杨民全权代理全体著作权人跟甲出版社协商议定出版上述作品的全部有关事宜”,落款为“杨民、王建”。葛军当场全部签收。葛军逐一复核了王建的修改,觉得原来提出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便决定发稿。担任复审的编辑室主任翻阅译稿后,未见葛军提请复审解决的问题,便签字同意发稿。终审者重点抽查部分译稿后, 未发现政治性、思想性问题,就同意复审的意见,准予发稿。

  2006 年 11 月,面封、扉页和版权页上都标有“杨民译”的《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中文版由甲出版社出版,并由该社总发行。甲出版社也于当月向杨民支付了该书的翻译费。

  2006 年 12 月,王建向人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王建认为:甲出版社与杨民未经王建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出版了王建的翻译作品,并且书上的译者署名是“杨民” 而不是“王建”,这侵犯了王建的复制权、发行权及署名权。法院审核王建提交的翻译协议书后,根据《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认定王建享有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 但对王建提出的诉讼请求没有全部支持。

  问题一:关于杨民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 杨民违背与甲出版社的合同约定,侵犯了甲出版社的权益

  B. 杨民变更译者署名,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

  C. 杨民克扣甲出版社支付的翻译费,侵犯了王建的获得报酬权

  D. 杨民将王建的译稿交给甲出版社出版,侵犯了王建的复制权、发行权

  E. 杨民所提交的译者名单与委托翻译合同的约定不符

  问题二:从著作权法角度评析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请作选择回答。

  A. 甲出版社硬性规定作品翻译的时间,侵犯译者的权利

  B. 甲出版社出版涉案翻译作品并没有侵犯王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C. 甲出版社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 甲出版社支付翻译费的方式违反法规规定

  E. 甲出版社既是侵权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问题三:为什么从著作权法角度看

  问题二中有关甲出版社的某项或者某几项说法是正确的?

  问题四: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甲出版社在本案中的下列行为有哪些是违规的? 请作选择回答。

  A. 引进出版《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没有办理必要的手续

  B. 书稿翻译合同没有与合法设立的翻译机构签订,却与公民个人签订

  C. 安排葛军担任责任编辑

  D. 没有切实执行审稿制度

  E. 《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的总发行未委托给有合格资质的专业总发行机构

  问题五:为什么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可认定

  问题四中所述甲出版社的某项或某几项行为是违规的?

  问题六:葛军在本案中下列行为有哪些是错误的?请作选择回答。

  A. 接到稿件后直接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B. 未经复审、终审核准,便将稿件退回译者修改

  C. 不以自己的名义而以出版社名义撰写退修意见

  D. 未对修改后的译稿提出

  问题请复审解决

  E. 未对杨民提供的译者名单和授权书仔细审核

  参考答案:

  问题一:ABE

  问题二:BCE

  问题三:

  (1)B 项是因为涉案翻译作品属于委托作品,甲出版社作为委托人,其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就是将作品用于出版,而复制和发行作品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

  (2)C 项是因为甲出版社对杨民的侵权行为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致使本可避免的侵权结果实际发生了。

  (3)E 项是因为甲出版社侵犯了王建的署名权,同时又因杨民的违约而失去了本该由其享有的涉案作品著作权,且所出图书也成了侵权产品,利益和名誉都受到损害。

  问题四:ACD

  问题五:

  (1)A 项是因为出版该书没有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

  (2)C 项是因为安排尚不具备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的人担任责任编辑。

  (3)D 项是因为对于译稿没有经过三级审稿就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并退修,发稿前的复审没

  有通读全稿并仔细审查加工整理质量。

  问题六:ABE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