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导航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历年章节考题:第七章 第二节

来源 :考试网 2019-09-30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历年章节考题:第七章 第二节 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判断中,有逻辑错误的是( )。[2013 年真题]

  A.只有成绩合格,才能被录取

  B.只有四边相等,才是正方形

  C.如果是被告人,就是罪犯

  D.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答案】C

  【解析】1997 年刑法修订后,采用的是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在法律没有确定行为人有罪或无罪之前,一 概认定行为人无罪。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阶段和提起公诉阶段对行为人的称呼,而被告人与民事诉讼相近,即检 察院作为原告提起公诉,自然其称呼要变成被告人。与罪犯有本质的区别。

  2.“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搞清楚的”这个性质判断是( )。[2012 年真题]

  A.全称否定判断

  B.特称否定判断

  C.单称肯定判断

  D.特称肯定判断

  【答案】B

  【解析】特称否定判断,是指反映某类的部分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常用的特称量项有“有的”、“有 些”等。

扫一扫,刷题抢分
高频易错考点卷    考试网焚题库   章节模拟测试卷
全真模考预测卷      历年真题解析卷
强化巩固习题卷     考前冲刺提分卷

扫码进入题库APP

  出版题库下载  

  更多2019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讲义学习、考前冲刺,加入出版资格考试学习群:373084845 ,更有老师答疑解惑

  3.下列各句中,主谓不合的是( )。[2008 年真题]

  A.今年夏天是上海罕见的高温天气

  B.不正之风要坚决纠正

  C.某单位正在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的活动

  D.教育是立国之本

  【答案】A

  【解析】主谓不合是指判断中的主项和谓项搭配不当,A 项中主项是“夏天”,谓项是“上海罕见的高温天 气”,说“夏天”是“天气”不合事理,改为“今年夏天,上海的高温天气是罕见的”。

  4.下列各句,属于误用否定的是( )。[2007 年真题]

  A.一个人即使办事认真,也不可能不犯错误

  B.浙江杭州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

  C.研究美学不能不懂点艺术,否则就摸不着美学的门

  D.只有态度坚决,措施严密,才能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

  【答案】D

  【解析】一个判断的否定词用得太多就可能引起混乱,产生否定不恰当的毛病,甚至将原意弄反,此类错误 称作误用否定。D 项,“防止”和“不”双重否定意为肯定,将原意弄反,属于误用否定。

  5.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是( )。[2012 年真题]

  A.学逻辑没有用,我的工作就用不上它。不过,话说回来,要想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还是要学点逻辑, 不能说它没有用

  B.同学们到了海边,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海水和阳光

  C.只要一个整数是偶数,它就能被 2 整除

  D.只有点穴按摩才是养生和治病的最佳途径

  【答案】C

  【解析】A 项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B 项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海水”和“阳光”是不能被呼吸的;D 项 犯了假言不当的错误,应改为“点穴按摩是养生和治病的最佳途径之一”。

  6.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 )的思维形态。[2002 年真题]

  A.肯定

  B.否定

  C.断定

  D.描述

  【答案】C

  【解析】判断是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要有明确断定的的思维形式。

  7.下列各句表达判断的是( )。[2003 年真题]

  A.呵,黄河!

  B.请站起来。

  C.你姓什么?

  D.他不是记者。

  【答案】D

  【解析】判断是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具有的特征包括:①判断一 定要有所肯定或否定;②判断具有真假值。A 项表感叹;B 项表祈使;C 项表疑问。

  8.下列句子中直接表达判断的是( )。[2002 年真题]

  A.这幅画很美吗?

  B.请接电话。

  C.这里的天气炎热。

  D.啊,祖国!

  【答案】C

  【解析】判断是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具有的特征包括:①判断一 定要有所肯定或否定;②判断具有真假值。A 项,表示疑问;B 项,表达一种要求;D 项,表达一种感叹,都不 是判断。C 项,表达了对天气炎热的明确断定,故属于判断。

  9.“丰子恺是李叔同的学生”是( )。[2005 年真题]

  A.性质判断

  B.联言判断

  C.选言判断

  D.假言判断

  【答案】A

  【解析】性质判断是断定某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联 言判断是反映若干事物情况的同时存在的一种复合判断。选言判断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 判断。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

  10.“如果长期吸烟,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的“如果……,就……”是( )。[2002 年真题]

  A.逻辑变项

  B.逻辑常项

  C.表达充分条件关系的联结词

  D.表达必要条件关系的联结词

  E.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联结词

  【答案】BC

  【解析】B 项,逻辑常项是指在命题逻辑中就是命题的逻辑形式的联结词;C 项,“如果……,就……”属 于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词。

  11.“他上了大学,不是北京大学,就是清华大学。”是一个( )判断。

  A.联言

  B.相容的选言

  C.假言

  D.不相容的选言

  【答案】D

  【解析】选言判断是反映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判断。选言判断分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和和不 相容的选言判断。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指选言肢不能同真的选言判断,即所断定的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 存在,并且至多只有一种存在。题干中的判断属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12.“如果灯泡钨丝断了,那么灯泡就不会亮了。”是一个( )判断。

  A.必要条件假言

  B.充分条件假言

  C.充分必要条件假言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指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 判断。题干中的判断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