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辨析题(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2-19
中2019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辨析题(七)
【辨析1】 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1)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3)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单独的说存在,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从而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辨析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错误。
(1)从古到今,哲学流派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因此,对不同哲学的性质要作具体的分析,不能笼统地说成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歪曲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析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错误。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以实践为基础,来源于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3)马哲除了实践性这一显著特点外,它还具有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等特点。
【辨析4】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错误。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认识、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革命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惟意识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
【辨析5】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1)此论题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2)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发展前途。
(4)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辨析6】规律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错误。
(1)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客观的,只能随客观事物本身的改变而改变,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规律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作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3)在人与规律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人可以随意改变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宿命论观点。
【辨析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
(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源于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反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形成观念。
(3)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辨析8】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导致失败。
【辨析9】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 错误。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实际。多数人公认的道理是一种主观判断,而不是客观标准,也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获得多数人的承认。但不能说,多数人公认就是真理。历史上的封建迷信曾被多数人所信奉,但它不是真理。
(3)只有实践才能判定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是真理。
【辨析10】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错误。
(1)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2)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充当历史的“剧中人”和历史的“剧作者”。
(3)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