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15成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必看重点论述题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0-12

  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到1921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始登上高等学校讲坛;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陆续翻译出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逐渐形成。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日益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到胜利; ③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1)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主要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依靠国家对企业的直接调控来进行的。这种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方式,使企业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极大地扼杀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改革和转变这种调控方式。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②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着力于确定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战略,调节社会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为主转向利用经济手段搞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2)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有三种职能,即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国有资产经营,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行政管理者,具有制定法律法规、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等职能;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具有搞好经济发展预测、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经济政策、调节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等职能。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①实现政企分开,即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职能,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②实现政府社会行政管理者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 ③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进行政府机构的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分开,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试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从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矛盾中,抓住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1)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现在虽然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全球性的战略问题。(2)发展问题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执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如果不能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国际新秩序,那么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它们的作祟,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试述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它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不断扩大深化,当这种分工与协作关系超出国家的界限,生产社会化就日益发展成为生产国际化。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趋势,客观上必然要求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使各国间的生产和消费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世界范围的体系。中国作为其中一员,只有自主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3)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闭关自守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相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需要对外开放。

  试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论断。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逐步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这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的局面,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交往方面,虽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国外的封锁,加之"文化大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使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扩大了。(3)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邓小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如何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其中,对外经济开放是主要的领域。对外经济开放,也是多领域的,对包括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在内的国际市场开放,即通过对外贸易,对国际商品市场开放;通过利用外资,对国际资本市场开放;通过国际技术交流、转让,对国际技术市场开放;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对国际劳务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开放。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