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谏逐客书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8-07

  9[.问答题]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来:

  举:

  治:

  从:

  西面:

  施:

  杜:

  (2)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国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这段话中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

  [答案](1)来:使动用法,使……来。举:攻取。治:治理。从:同“纵”,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杜:堵塞、杜绝。(2)分两层:第一层,自“昔穆公求士”至“客何负于秦哉”,讲秦国历史上的明君任用客卿建立功业。第二层,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至本段结束,讲驱逐客卿是错的。

  (3)归纳法,由四君个案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客何负于秦哉?”对比法,任用客卿与驱逐客卿形成对比。

  (4)任用客卿建立功业各自侧重的是:秦穆公争霸,秦孝公变法,秦惠王扩张,秦昭王安内。运用秦国历史上明君的事例作论据,对秦王来说,最熟悉,最亲切,最有说服力,并且暗含深意:逐客是违背列祖列宗的做法,是不孝的;任客建功各有侧重,有利突出强调客卿的多种作用。

  (5)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

  10[.问答题]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所以饰后宫:说:所以跨海内:

  (2)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3)这段话是立论还是驳论?

  (4)这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5)这段话中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

  [解析](1)所以:所使用……的东西。说:同“悦”。所以:所用……的方法。(2)对物的弃、取,不以产地为标准,而是以其实际价值为标准;对人则是“非秦者去”,而不问曲直,这是重物轻人。而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之术。

  (3)通过立论: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之术,驳“逐客”的观点和做法,驳立结合。

  (4)对比论证。

  (5)事实论据中的现实材料。

  11[.问答题]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藉:

  赍:

  (2)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划分层次,概括每层大意。

  (5)分析这段议论的论证方法。

  (6)这段话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答案](1)藉:借给。赍:赠与。(2)参见“课文翻译”中相关部分,如下图。

  (3)逐客的危害: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4)可分两部分:前部分(到“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正面论述三王五帝不却众庶广招人才无敌天下的道理。后部分(从“今乃弃黔首”划分)论证逐客损害自己、资助敌国的道理。

  (5)前一部分运用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法。前后两部分之间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6)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极富文字的对称美与音韵的节奏美。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