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备考试题及答案(14)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6-03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第24题音乐作品:《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答案:

  (1)贝多芬是德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又称《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2)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这个警语被引用为这首交响曲的标题。命运这一主题贯穿全曲,整个作品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它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的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第二乐章奏出了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第三乐章表现了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的主题。第四乐章是奏鸣曲式,乐队以极大的音量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彻底胜利告终。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

  (3)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它是一部英雄性、史诗性的作品。贝多芬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和“命运”抗争、搏斗,从黑暗、苦难、斗争走向欢乐和胜利。多少年来,《命运交响曲》在世界各国传扬,其对人类精神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命运交响曲》离我们的时代虽已久远,但它的精神和力量,却是面向全人类、全社会的,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刚毅、英勇、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贝多芬精神。

  第25题戏剧作品:《雷雨》

  答案:(1)曹禺,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曹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培养起来的戏剧大师。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创作上,他是中国现当代首屈一指的剧作家。《雷雨》是他的处女作。1954年6月30日晚,《雷雨》首次公演。由夏淳担任导演,主要演员有郑榕、朱琳、于是之、沈默、吕恩、胡宗温、李翔、金昭等。

  (2)《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发生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雷雨》的总体构思来自中国社会生活的启迪,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发泄了被压抑的愤懑,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表现了对人的命运的哲理性思考。《雷雨》中的许多艺术形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

  (3)《雷雨》的结构堪称完美的典范,不能任意删去哪一部分,精密到牵一发要动全身的程度。《雷雨》的语言是高度艺术化的,它新鲜活泼、生动含蓄,具有深厚的诗意和严格的独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雷雨》不仅在话剧舞台上演遍祖国四面八方,而且被改编成京剧、沪剧、越剧、评剧、秦腔、琼剧等十几个戏曲剧种,以及歌剧、舞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等,深入到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在世界剧坛上,《雷雨》也活跃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舞台上,成为各国人民心心相通的桥梁。《雷雨》受到中外文艺界高度的评价,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常青树。

  第26题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答案:(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

  (2)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做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惑不解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入不安之中。

  (3)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13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在基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基督身上。这幅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