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08-03
中四、论述题
1.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既是指艺术创作中的发现能力,而且也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形式、意蕴)的能力。因此,作为艺术家来说,审美创造能力必须是高出一般人之上的,因为这是他的专长,他必须努力使自己具备下面几点独特的能力:
(1)敏锐的感知能力
敏锐的感知能力是艺术家重要的素质,这是艺术创造的开始。艺术家应该具有特别敏锐的观察、体验与感知生活的能力,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类事物感性的具体特征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
(2)丰富的想象能力
艺术创作绝对不能离开想象,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想象必须伴随深思熟虑。听觉、视觉记忆中的音响和图形需要理性的思考给以整理、组合,以形成秩序。轻浮的想象绝不能推动真正创造性的活动,绝不能产生价值的作品。只有经过深思熟虑,艺术家才能把他集聚在身心之内的东西迁移到意识领域里来,达到所谓“迁想妙得”的境界。
(3)精湛的艺术技能
艺术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技法的能力。专业技术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专业技法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必需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以上所谈的艺术家修养的几个方面,是艺术家进行独创性的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艺术家应毕其一生进行修养的三大方面内容。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和相互完善化的,因而也是有机地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出艺术家特有的艺术创作才能和水平。
2.艺术创造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们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相互交织,推动艺术创造的发展。
(1)审美感知。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感知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 .
(2)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情境的过程,它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4)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和把握,它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3.(1)知觉和感觉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它的活动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2)知觉与感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第一,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客观事物总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所组成,没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的知觉就不存在。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心理基础,首先是知觉的心理基础。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如果没有对各种花的颜色、气味等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可能形成对花的整体性的知觉。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愈丰富、愈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愈完整、愈正确。
第二,感觉往往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离不开事物的整体属性而存在。人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是以知觉形式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第三,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心理活动,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感觉基础上意识到感觉的意义,与理解有密切联系。知觉虽然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不同于各种感觉因素、个别属性相加之和,知觉的内容与感觉的内容具有本质的不同,不是用各种感觉所能取代的。
(3)知觉与感觉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知觉中,大脑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在感觉中,大脑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
第二,知觉的产生必须通过各种感官的联合行动才能获得,是在多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感觉在客观事物单纯作用于人的某一感觉器官时也能产生。感觉直接产生于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接触,这是由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性及其关系的完整反映。也就是说,第一点区别决定了第二点区别。
4.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创造活动中互相交叉和转化,在艺术上的抽象思维是从具体的感人的形象中抽出来的,没有这些具体形象,艺术思想就无从表现,因此,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形象和思想是互为表现的,形象要表现深刻的思想,在思想指导下形象要更生动、感人。这两种思维是交叉的相互转化的。抽象思维终究是对形象思维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艺术也只有在高明的抽象思维指导下,其艺术作品才会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高层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