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4-18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到交响乐时,在脑中会产生与此相应的景象。这种心理现象是 (  )

  A.听觉

  B.知觉

  C.联觉

  D.直觉

  答案:C

  20.在考场上,飞进的小鸟并没有引起考生的注意,他们仍在奋笔疾书答卷。这体现的注意功能是(  )

  A.指向

  B.选择

  C.保持

  D.分配

  答案:C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的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意志力

  答案:D

  22.在人口总体中,智商分布基本上呈(  )

  A.正偏态

  B.正态

  C.“U”型

  D.负偏态

  答案:B

  2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A

  24.成功后的狂喜、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是(  )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热情

  答案:C

  25.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起源划分,成就、交往、威信、赞誉等属于(  )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近景性动机

  答案:B

  2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  )

  A.动作技能

  B.认知技能

  C.运算技能

  D.智力技能

  答案:A

  27.对人名、地名、定理等的记忆属于(  )

  A.内隐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答案:D

  28.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它属于(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B

  29.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态度

  答案:D

  30.王莹穿的新款服装在学校招来了许多同学异样的目光,第二天就不再穿这件衣服上学了。这种心理现象是(  )

  A.从众

  B.服从

  C.遵从

  D.依从

  答案:A

  六、辨析题l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谈梅生津”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答案:错误。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由语言作为条件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是由语言引起的,应当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32.无论何种程度的焦虑状态对考试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面对考试,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无害的;并且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活跃思维具有积极作用。但过度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干扰正常的分析和判断,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如何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答案:(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4.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答案:(1)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长时记忆保持时间长。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到干扰而遗忘,长时记忆的信息因受到抑制而使信息提取困难。(4)短时记忆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

  35.简述意志的定义及其特征。

  答案:(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2)意志的特征:

  ①意志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答案:(1)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世界观。

  ②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遵守纪律等良好人格特征。

  ③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采用适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结合教育实践论述。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