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精选复习题1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07

  考点一:需要的概念与类型。动机的概念与类型。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  )。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目标

  【答案】B

  例2(2006年统考试题)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是(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诱因

  【答案】B

  例3(2007年统考试题)

  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  )。

  A.需要

  B.理想

  C.兴趣

  D.信念

  【答案】A

  例4(2008年统考试题)

  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起源划分,成就、交往、威信、赞誉等属于(  )。

  A.生理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近景性动机

  【答案】B

  例5(2010年统考试题)

  动机具有引发功能、指向功能和(  )。

  A.适应功能

  B.信号功能

  C.预测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例6辨析题: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答案】错误。

  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的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

  【评注】

  需要和动机的定义要完全理解。需要和动机的类型要了解含义。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错误防范】这是一个考点,可以以选择题、辨析题等其他题型出现。

  例2(2009年统考试题)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

  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

  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

  【答案】A

  【错误防范】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例3(常见练习题)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  )。

  A.教学工作的教师

  B.德育工作的教师

  C.学生工作的教师

  D.团队工作的教师

  【答案】C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例1(2002年统考试题)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答案】D

  【错误防范】辨析题: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答案: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