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精选复习题1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29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 2.A 3.B 4.A 5.B 6.C 7.B 8.D 9.C 10.D

  二、填空题

  11.社会 认识

  12.心理 劳动

  13.壬寅 癸卯

  14.国民 学校

  15.对象(客体) 主体

  16.实物 模象

  1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 教学

  18.观察法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小组 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0.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4.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B 26.B 27.D 28.C 29.C 30.A 31.A 32.B 33.D 33.C

  六、填空题

  35.操作(动作) 智力(认知)

  36.分析诊断 帮助指导

  37.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38.明确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39.分散(分心) 分配

  40.意志 理智(认知)

  41.自觉性 自制力

  42.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规律

  43.类型 水平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44.(1)联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②情绪对对认识有动力作用。

  (2)区别:

  ①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规律),情绪、情感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②认识过程随意性强,情绪随意性弱,只有通过认识作用,情绪活动才有某些随意性;

  ③情绪比认识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45.①降低学习效率;

  ②影响考试成绩;

  ③形成焦虑性人格。

  46.①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

  ②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③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④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影响遗忘;

  ⑤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7.①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②作业难,最佳动机水平低;

  ③作业容易,最佳动机水平高。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48.①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②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⑤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并能联系上述要点阐述。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