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22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2-02-10

  [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   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答案:A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括号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里的樱花( ),远远望去,有娇羞地 ( ),也有 ( ),更多的则是 ( ),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     名的小花( )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 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 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A①③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参考答案:C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随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加密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了电子现金这一新的货币形式。

  电子现金是一种通过电子方式进行银行署名的数字信息。它和信用卡不一样,信用卡本身并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转账手段,电子现金本身就是一种货币,可以直接用来购物。但它又和金币、纸币不一样,虽没有物理实体的货币,需要通过数据的交换实现现金的功能。

  电子现金是一种数字信息,它和纸币一样,本身没有价值所以有被伪造的危险。为此要使用电子签名等加密技术。从技术上说,电子签名比纸币上使用的水印更难伪造。但电子现金和其他数字信息一样容易复制。因此,需要防止电子现金持有者将其复制。然后向多家店铺支付。另外,电子现金的匿名性会给来路不明的钱财提供洗钱的方便,这点需要防范。

  电子现金蕴藏着创造巨大的数字商品市场的可能性,所谓烫字商品就是在交易中不用真的商品在场,只把有关商品的信息列出供选购,到提货时才取出真正的商品。在数字商品市场中,靠电子现金和数字商品间的信息交换完成交易无论生产地和消费地相距多远,都可以一样进行交易,交易所花的费用几乎为零,所以今后一样将得到巨大的发展。

  本文提供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电子现金的出现,为创造巨大的数字商品市场提供了条件

  B电子现金的出现,推动了数字商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C电子现金的出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D电子现金的出现,提高了商品信息交流的速度和质量

  参考答案:A

  [单选题]面对一棵大树,人们经常会赞美阳光下勤勤恳恳的绿叶,它们是充满工作热情的榜样;也会大力讴歌居于地下默默无闻的树根,那可是无私奉献的楷模。可是很少有人会去深究:根吸收的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是如何被送上技头的?绿叶做成的“面包”又是如何完成对根的能量补给的?其实,在它们之间有一道有序有效的“桥梁”,这就是维管束。

  说到维管束,先要说绿色植物的发展和进化。如果绿色植物一直生活在水中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就谈不上谁给谁提供什么,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运输通道。然而,植物要走上陆地,要争取更多的空间,就不能总趴在地上。为了地上部分不至于离开水而死亡,一些细胞开始扮演专职交通员的角色。最原始的细胞,连成了管道,管道聚合成了管道束,一条运输养分的高速公路就此修建了起来,这就是维管束。最先在陆地上站稳脚跟的,正是率先装备了维管柬系统的蕨类植物。它们在陆地环境中超越了苔藓,取得领 先 地位,并不断被继承、发展和优化。

  维管来表现植物智慧的地方在于,它们不光是设了适输桥果,还对桥梁用途进行了划分,包含舍着植物进化中对提高运输效率的考量。根据维管束自身构造及其运输功能的差别,维管束又可以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般来说,木质部居于树干中心,由管胞或者导管连接而成,负责运输水分和矿物质。俗话说,“树活一层皮”,韧皮部就处在这树皮中,负责从上到下运输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除了运输物品有别之外,木质部和韧皮部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都是死的,而成熟韧皮部的筛管细胞都是活的。并且由于筛管运输的是大分子有机物,所以在精简了细胞结构、增强了透性的筛管细胞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伴胞”的小细胞,负责提供支援。

  要维持正常的运输工作,维管束自身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在维管束之间还间杂分布着“一片片”薄壁组织,从木材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从树心到树皮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纹路,就是它们了。根据它们的形状,人们称其为木射线,不要小看这些木射线,正是它们的存在,树干木质部的水分才能供应给韧皮部,而后者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通过这些“桥间之桥”传递给前者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小桥”存在,才使得树木的腰围可以持续不断变粗。

  和现实生活中的桥梁一样,维管束也有使用年限,并且寿命通常都很短。对于草本植物来说,维管束跟植物体共生共灭。就算是像苹果树这样的木本植物,木质部导管的使用年限也不长,通常是1~2年,韧皮部筛管的年限也超不过2年。这样看来,生长数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废弃的维管束不在少数,但它们还能茁壮成长。这主要是因为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间还存在专门制造维管束的细胞,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同时向内形成木质部导管,向外形成韧皮部筛管。只要这个形成层存在,就会不断制造出韧皮部和木质部,从而使树木生命延续下去。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与其说是树活一层皮,还不如说树活一套维管束。

  下列有关“维管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不像树叶和树根那样为人所见,维管束虽然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大作用,却很少有人关注和赞美。

  B在高等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维管束输送着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还要完成对根的能量输送。

  C在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中,由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维管束的作用就被环境抑制了。

  D绿色植物自身的发展和进化表明,在植物从水中到陆地的进化过程中,维管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C

  [问答题]琐忆①

  唐弢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②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③”,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尔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由于产量不多,《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自己做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①”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来。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做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他经常为青年们改稿,作序,介绍出书,资助金钱,甚至一些生活上琐碎的事情,也乐于代劳。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①。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②。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国民党政权信赖美国,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还是被人家扔弃了。当宣传正在大吹大擂地进行的时候,鲁迅先生为我们讲了个故事,他说:“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听讲故事的人莫不大笑起来。还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而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我们已经笑不可抑了,鲁迅先生却又站起身来,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的样子。这些谈话常常引起我好几天沉思,好几次会心的微笑,我想,这固然是由于他采取了讽刺和幽默的形式,更重要的,还因为他揭开了矛盾,把我们的思想引导到事物内蕴的深度,暗示了他的非   凡的观察力。

  我又想起一件事情。我的第一本书①,最初也是经鲁迅先生介绍给一家书店,而后又由另一家拿去出版了的。当时因为杂志上一篇《闲说皇帝》②的文章,触犯了日本天皇,引出日本政府的抗议,国民党政权请罪道歉,慌做一团,检查官更是手忙脚乱,正在捧着饭碗发抖。书店把我的原稿送去审查,凡是涉及皇帝的地方,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从秦始皇到溥仪③,从凯撒大帝④到路易十六,统统都给打上红杠子,删掉了。好几处还写着莫名其妙的批语。我一时气极,带着发还的原稿去见鲁迅先生,把这些地方指给他看。

  “哦,皇帝免冠啦!”鲁迅先生说。

  “您看,还给我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讲这些昏话!”

  “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是骆驼,不过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⑤,从此非说谎不可,这回又加上神经衰弱,自然就满嘴昏话了。”

  鲁迅先生站起身,在屋子里踱了几步,转身扶住椅背,立定了。

  “要是书店愿意的话,”他说,“我看倒可以连同批语一起印出去。过去有钦定书⑥,现在来它一个官批集,也给后一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还要让它‘流芳’百世吗?”

  “这是官批本,”鲁迅先生认真地说,“你就另外去印你自己的别集。快了!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他们分明的感到:天下已经没有自己的份,现在是在毁别人的、烧别人的、杀别人的、抢别人的。越是凶,越是暴露了他们卑怯和失败的心理!”

  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难的梦魇⑦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一面仔细地吟味着每句话的含义,一面默默地抑制着自己的感情。不然的话,我大概会呼喊起来。真的,站在鲁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几次都想呼喊,我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注释】①选自《人民文学》1961年9月号。后来选入课本时,作者在文字上略有修改,②[睚眦(yá zì)]发怒时瞪眼睛,引申为极小的怨恨。③[众口铄(shuò)金,积毁销骨]见《史记·张仪列传》,意思是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这里是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铄,熔化。毁,诽谤。销,熔化、消除。④[唐俟(sì)]鲁迅发表《梦》、《我之节烈观》等文时用的署名。

  ①[虫豸(zhì)]泛指禽兽以外的小动物。②[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意思是,(牛)骨节之间有空隙,刀刃很薄,用薄薄的刀刃游行于空隙中是大有回旋余地的。现在多用“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①[我的第一本书]指作者的杂文集《推背集》。②[《闲说皇帝》]易水(艾寒松)写的一篇杂文,发表在1935年5月《新生》周刊第二卷第十五期。作者在文中提到日本天皇裕仁的名字,日本外交官就认为“大不敬”,以侮辱友邦元首的名义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国民党政府即将《新生》周刊查封,并由法院判处该刊主编杜重远一年零两个月的徒刑。③[溥仪]即宣统皇帝。他于辛亥革命后退位,日军侵华时曾到东北任伪满洲傀儡政权的满洲帝国皇帝,日本投降后被俘,1959年12月我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1964年任第四届政协委员,1967年病逝。④[凯撒大帝(公元前102~前44)]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公元前46年在罗马建立独裁统治。凯撒,又译作“恺撒”。⑤[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神异经》:“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菟(tù,通“兔”),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一名诞。”《神异经》是一本古小说,书中多是一些怪诞离奇的说法。旧说汉朝东方朔撰,后人认为是六朝文士依托的。⑥[钦定书]经皇帝审阅,缮写为定本的典籍。钦,对皇帝所做事的敬称。⑦[梦魇(yǎn)]梦中遇到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怎样理解它的含义?

  参考答案:

  这是一段肖像描写。这段肖像描写,不但准确地抓住了鲁迅先生肖像的外部特征,而且也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性格特征——与黑暗势力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问答题]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日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晩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 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 日:“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后人“深造美德”,不可废学。

  [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参考答案:

  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谖的母亲吃用,不使他母亲穷困。

  [问答题]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②,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③,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④,王孙自可留⑤。

  ①王维(?-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右丞集》。秋暝,秋天的傍晚。

  ②[空山]形容山谷静寂无声

  ③[竹喧归浣女]竹,竹林。浣女,洗衣女。

  ④[随意]任凭。

  ⑤[王孙]指贵公子。此句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试比较《山居秋暝》和《过故人庄》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过故人庄》这首诗,语言平淡、质朴清新,几乎完全口语化,真实地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的淡泊情怀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山居秋暝》这首诗写景纯用白描,轻描淡写,笔致简练。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结合,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谓“诗中有画”。

2022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题库|手机做题 限时优惠购买

  2022年成人高考题库章节练习、每日一练、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焚题库小程序】免费试做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