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21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强化习题及答案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1-04-30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B时间是一匹在宇宙间任意驰骋绝不驯服的天马,我们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

  C本届亚运会上,中国游泳队表现不俗,这支队伍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D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市所有的消防车、消防官兵,为保障人们安全过节,而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岗位。

  参考答案:B

  [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B

  [单选题]下面一段选自《读好书文库·名著的选择》,其中画线处应选填的恰当的语句是()。

  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东坡认为:“书富如海,百货皆有。”既然“百货皆有”,那么,________

  A读书之初,必先要下一番选书的工夫。

  B读书之时,当广为涉猎以求兼收并蓄。

  C读书之后,定能有所收获甚而满载而归。

  D读书前后,应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参考答案:A

  [单选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

  在当代中国人的美食追求中,鲜是一项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指标。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鲜又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的。

  关于“鲜”,《辞源》的主要解释是:生鱼,新鲜,野兽,洁.善,古民族名,少。《汉语大词典》的主要解释是:泛指鱼类,活鱼;以鲜鱼做的鱼脍;新宰杀的鸟兽肉;新鲜食物;新鲜;味美。可见“鲜”字在规范的解释中,从未被认为是一种滋味。中国古人对味的归纳是甜、酸、苦、辣、咸。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当然,“鲜”更不是当今人们所附会理解的那种将新鲜的鱼和羊放一起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鲜”始终没有进入味的类型之中,充其量也只是对美味或风味的一种泛指,一种只可意会的表述。

  对“鲜”的理解上的变化,出现在近代。特别是上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鲜”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鲜”,非味型的“鲜”,被作为味型的“鲜”所代替。当时人们认为味精在烹调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增味作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可是时间一长,人们就索性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

  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功过并存。对鲜味的确定性追求,既带来了烹饪的发展和人们饮食口味的改善,也使原本众多的美味有被“鲜味化”,同质化的危险。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损伤了自然的天生丽质,它所带来的千菜一味共性化倾向,恰恰是烹饪和品味的大忌,审美的火敌。

  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随着用量越来越大,用途被不断扩大和强化,味精对富有个性的千姿百态的美味的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的都市里正出现一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的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的田园风味了。

  对于“味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保存了自然的天生丽质,但它会带来千菜一味共性化倾向。

  B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

  C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鲜”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鲜”,非味型的“鲜”,被作为味型的“鲜”所代替。

  D人们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

  参考答案:A

  [单选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 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厂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徽 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为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 人面形、人看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 用柔软形的笔了。有人叹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 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颜色和柔软形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的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已有6000年的历史

  B龙山黑陶上的刻画是文字符号

  C仰韶彩陶上刻画的符号就是我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我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D彩陶上的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

  参考答案:C

  [问答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②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③。

  三山半落青山外④,二水中分白鹭洲⑤。

  总为浮云能蔽日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登金陵凤凰台]金陵,今南京市。凤凰台,在今南京市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故在这里建凤凰台。②[吴宫]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③[晋代衣冠成古丘]晋代,指东晋,因东晋曾建都金陵。衣冠,这里指贵族豪门。丘,指坟墓。④[三山半落青山外]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立而得名。半落,远山隐约、半隐半现。⑤[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即秦淮河和溧水。白鹭洲,在南京水西门外长江中,因常聚白鹭而得名,现已和陆地相连。⑥[浮云蔽日]古代成语,这里诗人用来指奸佞当道,有才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象。

  简述本诗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这首诗可分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登临所见:吴宫的废墟、晋代的古丘、空寂的凤凰台,凄凉冷落之景,吊古伤今之情,寓情于景,自然融为一体。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悲凉之景隐寓着诗人被排挤打击后的悲凉心情。后两联为第二层,从远景落笔,以三山迷蒙,二水分流,浮云蔽日之景,曲折而形象地揭示奸佞当道、排挤贤能的黑暗现实。其中结句以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遭受排挤后的愤懑之情和渴望出仕的进取之心。

  [单选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宓子贱为单父①宰⑦,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③错④饵,迎而吸之者,阳桥⑤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⑥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选自《说苑》)

  【注】①单父:古地名。②宰:春秋时把卿大夫所属私邑的长官称为“宰”。③纶:钓鱼用的粗丝线。④错:同“措”,放置。⑤阳桥:鱼名。⑥鲂:鱼名。

  你认为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应该是下面的哪一条()。

  A治国办事看清人的面目。

  B上任做官不可重用逢迎讨好的人。

  C治理国家要依靠作风正派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D做官办事要“知人善任”。

  参考答案:C

  中华考试网2021年成人高考练习题库>>>,进入焚题库——成人高考考试——题库——做题、每日一练、模拟试卷、历年真题、易错题等,可随时随地刷题。

更多试题练习 查看答案解析

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题库|手机做题 限时优惠购买
等级:★ 在线做题模拟系统 ★   历年真题+考点模拟试卷

专业职能测评

用户高频错题 APP随时刷题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