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导航

2018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前提分练习及答案(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9-13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后,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相。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公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词。谁带桂冠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灭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劳动者离去了,但他们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全。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骄傲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真理和正义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法]雨果作)

  11.“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句话中“消失了”的是指?“犹然可见”是指?(6分)

  12.“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公众的记忆又有何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分)

  13.根据倒数第二段的文意,乔治·桑的“英灵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 (4分)文中有两个“她”不是指代乔治·桑的。找出含有这两个“她”的句子,并说明这两个“她”分别指代什么。(4分)

  14.从全文看,乔治·桑引起雨果爱慕、钦佩、崇敬、祝贺、感激的原因有哪些?(7分)

  11.躯体(或肉体),思想(或精神) (每问3分,共6分,次序不可颠倒。)

  12. 乔治·桑的作品早已深入人心,不必赘述。(4分,意思相同即可。)

  13. 乔治·桑是女权运动的先驱。(4分,若答成“留给我们以女权”也算对。)“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 “她”指代乔治·桑的思想;“为她争光载誉”,“她”指代法兰西。(4分)

  14.(1)她的灵魂和作为是伟大的、美好的;(2)她具有自由自在的思想;(3)当祖国遭到凌辱时,她能挺身而出;(4)她是一位荣誉等身完美无缺的女性;(5)她创作了许多杰作;(6)她因为善良招来了某些人的仇恨和辱骂;(7)她留给人们以女权,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8)她是一位预言真理和正义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7分)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②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③不入洿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⑤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⑥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①凶:荒年。②填:形容鼓声,拟声词。③数罟(cùgǔ):细网。 ④洿(wū)池:池塘。⑤庠序:学校。⑥颁白:斑白。

  15.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说明什么?(4分)

  16.孟子提出的“仁政”措施,除了保障“黎民不饥不寒”之外,还提出了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6分)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5.(4分)

  梁惠王的为政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意思对即可。)

  16.(6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这一措施的意义是:办好学校教育,提升民众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形成文明和睦的社会风气。(意思对即可。)

  17.(6分)

  七十岁的老人们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有肉的饭食,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不能为王,是没有这种情况的。(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①欲杀之。

  饱喫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②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③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①时宰:指当时的宰相章惇,他对苏轼一贬再贬,必欲致之死地。

  ②彭泽:指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后一百多天即弃官归隐。

  ③出处:出仕和隐居。

  18.“饱喫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19.“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4分)

  18.(1)表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追慕古代隐士以诗自娱自乐的高雅情趣。(2分)

  (2)这两句诗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效果,生动地刻画了苏轼不畏强权、我行我素的精神品质。(3分)

  19.(1)“千载人”和“百世士”都是赞美两位诗人的话,称他们是流芳千年百世的人。(2分)

  (2)苏轼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上虽然不同,但他们超脱世俗、率性认真的性情是相同的。(2分)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所感动;感动是从善良心灵中涌动出来的一种美好情感。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0.答案略。

  热点资讯2018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 |现场确认时间 |缴费时间

  报名材料 | 报名注意事项 | 报名的主要步骤 | 报名条件

  考试科目 | 考试大纲 | 报名问题汇总 | 考试时间

  成人高考VIP班辅导招生:高校规划指导+精讲班+冲刺班+模考集训班,各章节知识点精讲。模拟题及时查漏补缺,尽快掌握各科考试特点。进入报名>>>

  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进入联系通道

  加入成人高考学习交流群群:371104128成人高考还有备考资料试题让你学习

手机扫码加群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