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史地综合》练习及答案(1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3-10
中1.【答案】C
【解题指要】历史上所谓的汉朝“中兴”,是指西汉被王莽篡权并被推翻后,又由原来的汉朝皇室后裔重新建立东汉的事件。完成中兴汉朝大任的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被称为光武帝,意思是他以武力光复了汉朝。这样记忆将容易回答本题。其他几个选项中的汉高祖是刘邦,他是西汉王朝的创始人;汉武帝名刘彻,他是建立西汉“大一统”局面、打击匈奴、凿空西域、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大有作为的皇帝,生活在西汉中期;汉明帝是继光武帝之后的东汉第二代皇帝,在教材上并未出现,可作为干扰项对待,不予选择。
2.【答案】B
【解题指要】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道教产生于古老中国。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与道教产生的时间经常放在一起让考生回答。应该掌握佛教传入中国早于道教产生,道教在东汉初年才正式作为一种宗教形态出现。西汉末年,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对我国后世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故也要掌握道家与道教产生的时间。
3.【答案】A
【解题指要】要牢牢记住吐蕃是今天的藏族。同时还要记住吐蕃的首领称作赞普。另外,唐朝的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在唐后期改名为回鹘)曾经出兵、出马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双方的民族关系较好。羌族和南诏与题目要求相差较远,可视为干扰项,不做选择。
4.【答案】A
【解题指要】王安石变法内容较多,但是绝大多数新法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死后,保守派代表司马光出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但是在变法时期兴修的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却保留了下来,是变法效果最好的一项,这便是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是要由政府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大地主当然不会同意。保甲法是由政府把住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定起来。有两丁以上的人户,出一人充当保丁,大地主家人多丁广,也不愿意出兵。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意去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大地主不愿出兵也不愿出钱,因此募役法也遭到了大地主的反对。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效果最好并持续起积极作用的就是农田水利法。对于王安石变法还要掌握变法的背景、意义以及青苗法等具体内容。
5.【答案】B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比较分析题。林则徐认识到鸦片的危害,领导了禁烟运动,所以我们称他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积极了解西方国家的情况,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所以我们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6.【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不平等条约危害的认识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伊犁条约》比较容易被排除。
7.【答案】C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知识记忆题,所列四种刊物在近代中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它们各自发挥的作用,我们应该有所了解。《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它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变法运动的发展。《新民丛报》是立宪派(也就是后来的保皇派)在日本创办的报刊,它早期广泛宣传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民报》创刊后,就立宪改良还是民主革命的问题,与《新民丛报》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也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它广泛宣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些内容不能混淆。
8.【答案】D
【解题指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便开始扑灭民主力量,先是暗杀宋教仁,接着便签订非法的“善后大借款”,国民党人被迫应战,李烈钧在湖口起义,这就是二次革命。这些内容与稍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没有直接关系,应该被排除。学习历史,时间概念非常重要,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历史时空感。另外,还要注意各个历史事件之问的相互联系。
9.【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即民主与科学。英文“Democracy”译为“民主”,当时又译为“德先生”;英文“Science”译为“科学”,当时又译为“赛先生”。这样的翻译,体现了当时人们虚心向“民主”与“科学”学习的态度。
10.【答案】C
【解题指要】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1.【答案】C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有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一些知识。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根据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即将成为执政党),提醒全党同志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2.【答案】D
【解题指要】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1958年以后,通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废除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3.【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一国两制”政策的掌握程度。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19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一国两制”的构想写进了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地运用。根据这一构想,祖国统一后,台湾享有更大的自治权,也就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4.【答案】A
【解题指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举足轻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这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果的理解。1688年由于不能忍受复辟王朝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则承诺维护英国议会的权力。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主要是明确规定了国王的权限。这些法律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等原则,有效地将王权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在英国彻底地埋葬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由此C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件;D选项是北美独立战争之后的宪法。
16.【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所列四个选项中,主要干扰项是B。因为林肯曾任总统、遇刺身亡这些史实通常考生都会记得比较清楚;而对代表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利益的并不是民主党,而是共和党这一点却容易记不清;进而对林肯到底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发生疑问。正确答案应该是A项。
17.【答案】C
【解题指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帝国主义战争的含义。对战争的性质的判定主要不是依据参战国家的性质,因此A项不能作为正确项。B项中的英德两国虽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并且它们的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D项更是说服力不强。而帝国主义战争的首要目的就是重新瓜分世界。以这样的目的进行的战争,可以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
18.【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对德国、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统治原因的理解。把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并列一起设问,需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之后,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根本原因”。作为共同的根本原因,应该到两国内部去找,这样B项可以排除了;A项也不是根本原因,是C项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由C项引出的;D项也不是根本原因,摆脱经济危机只是两国统治阶级面临的一个问题,可以包含在C项的“社会危机”中。因此C项是正确的。这两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都非常尖锐,面对此种状况,两国统治阶级急需建立“铁腕”的法西斯集权统治来摆脱困境。
19.【答案】A
【解题指要】这些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重要的事件,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比较明确,不易混淆。盟军攻入意大利和开罗会议召开时间比较接近,都在1943年,前者发生在7月,攻入西西里岛;后者在11月,需要仔细记忆。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是在1945年。
20.【答案】B
【解题指要】20世纪50年代西欧、日本或是尚未从战争中恢复,或是处于被占领状态;60年代它们开始崛起;70、80年代则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21.【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结合地球运动,综合考查有关气候、河流等知识。地球运行到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河流处于丰水期。我国夏秋季节雨带自南而北推移,5~6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22.【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途径。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纬度相对较高,所以热量欠缺,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采取“温室大棚”的方式可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达到反季节种菜的效果。应注意的是大棚只能杜绝空气流动,但不能达到增强光照的作用。
23.【答案】C
【解题指要】该题的关键在于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变化最大的地形的了解。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生产,首先要选择最适宜生活的地区,自然是平原。C为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