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辅导资料: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来源 :考试网 2016-03-16
中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1. 闪点:规定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遇火源一闪即灭现象)液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的意义: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名称 |
闪点(℃) |
名称 |
闪点(℃) |
汽油 |
-50 |
二硫化碳 |
-30 |
煤油 |
38~74 |
甲醇 |
11 |
酒精 |
12 |
丙酮 |
-18 |
苯 |
-14 |
乙醛 |
-38 |
乙醚 |
-45 |
松节油 |
35 |
2. 燃点: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与闪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用闪点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对于闪点在100℃以上时,闪点和燃点差值达30℃,不易闪燃,不用闪点去衡量其火灾危险性。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物质名称 |
燃点(℃) |
物质名称 |
燃点(℃) |
蜡烛 |
190 |
棉花 |
210~255 |
松香 |
216 |
布匹 |
200 |
橡胶 |
120 |
木材 |
250~300 |
纸张 |
130~230 |
豆油 |
220 |
3. 自燃点: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无需明火作用。
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内径等因素的影响。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物质名称 |
自燃点(℃) |
物质名称 |
自燃点(℃) |
氢气 |
400 |
丁烷 |
405 |
一氧化碳 |
610 |
乙醚 |
160 |
硫化氢 |
260 |
汽油 |
530~685 |
乙炔 |
305 |
乙醇 |
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