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导航

2020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模拟题库(一)

来源 :考试网 2020-07-09

  1【答案】C

  【解析】根据《技术实务》教材 2018 版 P2,引火源包括: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其中高温引火源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A、B 选项属于明火,D 选项属于电弧电火花。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技术实务》教材 2018 版 P12~13,沥青是可熔化固体,属于 B 类火灾。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①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②重大火灾: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③较大火灾:指造成 3 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④一般火灾: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根据《技术实务》教材 2018 版 P21,轰燃,标志着室内火灾由初期增长阶段转变为充分发展阶段,轰燃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 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 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20%。

  本题中木工厂房属于丙类,油漆工段占本层建筑面积的比例为 5%(250/5000=5%),所以厂房火灾危险性按火灾危险性较大者确定,故为乙类,答案为 B 选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选项 A、C,建筑高度为 25m 的办公建筑和 30m 的住宅均为二类高层建筑,所以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4.3 商店建筑、展览建筑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 2 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

  5.4.4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 3 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 2 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为单层。所以 B 选项中的幼儿园不能采用三级耐火等级。

  综上,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表 5.2.2 可知,高层与一级耐火等级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为 9m,根据 5.2.6 的相关规定,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符合放宽条件也不得减小,因此为 9m。

  6【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3.2 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 5.3.1 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 5.3.1 条的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 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3.00h,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6.5.3 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2 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4 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二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5000㎡,上下连通部位建筑面积之和为 6000 ㎡>5000 ㎡,因此需要进行防火分隔,A 错误;中庭与周围相连通的空间进行防火分隔,当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均不应低于 1.0h,C 错误;与中庭相连通的门,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3.7.5 厂房疏散设计中,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 100 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 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90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应不小于 1.20m。

  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5.5.1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D 选项大学生宿舍应按公共建筑标准执行,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5.5.13-4:6 层及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所以 C 选项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5.5.27 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高度不大于 21m 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所以 A 选项可采用敞开楼梯间);2 建筑高度大于 21m 不大于 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所以 B 选项可采用敞开楼梯间);3 建筑高度大于 33m 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不应大于 3 樘且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技术实务》2018 版教材 P119,火灾危险环境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危险程度和物质状态的不同,分为 3 类区域。

  B 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2 级场所)。

  根据《技术实务》2018 版教材 P119 表 2-7-1 可知,B 区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灯具。

  10【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9.1.2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 25%。A 选项说法不符合规定。

  9.2.1 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 82.5℃。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 130℃。B 选项说法符合规定。

  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C 选项说法符合规定。

  9.3.13-3 在防火阀两侧各 2.0m 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D 选项说法符合规定。

  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4.0.4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B1 级的装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A 选项为特殊场所,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不能降低,A 选项符合要求。

  5.1.3 除本规范第 4 章规定的场所和本规范表 5.1.1 中序号为 11~13 规定的部位外,当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需做内部装修的空间内装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本规范表 5.1.1 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当同时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本规范表 5.1.1 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

  表 5.1.1 可知,各场所顶、墙、地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歌舞娱乐场所:A、B1、B1。B 选项为表 5.1.1 中序号 12 规定的特殊部位,符合要求。

  商店营业厅:A、B1、B1。建筑中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顶棚的装修等级不应放宽,C 选项不符合要求。

  餐饮场所:营业面积>100 ㎡时,A、B1、B1;营业面积≤100 ㎡时:B1、B1、B1。建筑中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本规范表

  5.1.1 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D 选项符合要求。

  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7.1.8 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所以 B 选项说法正确);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 5m(所以 A 选项说法正确)。

  7.1.9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冋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 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 15m×15m(所以 C 选项说法错误);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 18m×18m。

  7.1.4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内院或天井的短边长度大于 24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所以 D 选项说法正确);当该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 80m。

  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5.1.10 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性能应与工作泵性能一致,但下列建筑除外:

  1 建筑高度小于 54m 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 25L/s 的建筑;

  2 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 10L/s 的建筑。

  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4【答案】B

  【解析】火灾延续时间:高层综合楼为 3h,车库为 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 1h,防护冷却水幕为 1h。

  室内共有 3 个防护区,分别为:车库、商场及办公楼。

  车库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用水量+预作用灭火系统用水量=3.6×40×2+3.6×35×1=414m³。

  商场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用水量+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防护冷却水幕用水量=3.6×40×3+3.6×30×1+3.6×10×1=576m³。

  办公楼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用水量+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3.6×40×3+3.6×30×1=540m³。

  取室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的防护区值为 576m³。

  可靠补水量为:60×3=180m³。

  消防水池容量为:室外消防用水不足部分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可靠补水量=0+576-180=396m³(>100m³)。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3.0.1 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应划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Ⅰ级、Ⅱ级)、严重危险级(Ⅰ级、Ⅱ级)和仓库危险级(Ⅰ级、Ⅱ级、Ⅲ级)。合计共 8 个等级,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6.2.3 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 800 只;干式系统不宜超过 500 只;

  2 当配水支管同时设置保护吊顶下方和上方空间的洒水喷头时,应只将数量较多一侧的洒水喷头计入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总数。

  本题建筑层数为 3 层,每层安装 1800 只喷头,共有 1800×3=5400(只),采用预作用系统保护时,一个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宜超过 800 只,故需要的报警阀的个数不宜少于5400/800=6.75,进位取整为 7 个,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17【答案】D

  【解析】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1.0.3 水喷雾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丙类液体火灾、饮料酒火灾和电气火灾,并可用于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装置或装卸设施的防护冷却。

  1.0.4 水喷雾灭火系统不得用于扑救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燃烧、爆炸的火灾,以及水雾会对保护对象造成明显损害的火灾。

  1.0.4 条文说明,使用水雾会造成爆炸或破坏的场所,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高温密闭的容器内或空间内,当水雾喷入时,由于水雾的急剧汽化使容器或空间内的压力急剧升高,容易造成破坏或爆炸。二是对于表面温度经常处于高温状态的可燃液体,当水雾喷射至其表面时会造成可燃液体的飞溅,致使火灾蔓延。

  所以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18【答案】C

  【解析】根据《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3.4.8 开式系统的设计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30s。采用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当采用瓶组系统且在同一防护区内使用多组瓶组时,各瓶组应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 2s。

  19【答案】D

  【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4.4.2-2 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他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4.4.2-3 联动控制信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门:

  2)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及关闭设置在该防护区域的电动防火阀;

  3)联动控制防护区域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域的门、窗;

  4)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可设定不大于 30s 的延迟喷射时间。

  所以 A、B、C 选项均为系统在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设备的响应动作。故本题

  答案为 D 选项。

  20【答案】C

  【解析】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4.1.2-3 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系统。

  3.2.3 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和其他对普通泡沫有破坏作用的甲、乙、丙类液体,以及用一套系统同时保护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的,必须选用抗溶泡沫液。乙醇为水溶性甲类液体,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选项。

学习资料抢先领 一键GET考试重点
▔▔▔▔▔▔▔▔▔▔▔▔▔▔▔▔▼▔▔▔▔▔▔▔▔▔▔▔▔▔▔▔
各科高频易错题   各科冲刺提分卷   考前狂背10页纸
新教材重难点解读   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各科目思维导图

  点击领取  

课程咨询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