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导航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综合能力》课后练习题(2)

来源 :考试网 2019-02-11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要求中,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 )mm。

  A、4

  B、6

  C、8

  D、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塑料管入盒时应采取相应固定措施。明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综合教材第三篇第十四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272。

  12、进行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原则不包括( )。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评估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二)实用性原则(三)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300。

  13、区域风险评估时,选用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等进行,此类指标属于( )。

  A、一级指标

  B、二级指标

  C、三级指标

  D、四级指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二级指标一般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灭火救援能力、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灾害抵御能力等。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一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302。

  14、在建立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下列描述综合性原则的是( )。

  A、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反应所评估建筑火灾风险的各主要方面,必须以可靠数据资料为基础,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最大限度排除评估人主观因素影响和干扰,以保障分析评估的质量

  B、对评估对象进行详细剖析,研究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识别被评估对象的所有风险,这样才能评估它们对系统影响的重要程度。

  C、分析方法既要充分反映评估对象各方面的最重要功能,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某个因素而导致系统失去平衡。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对于同类系统应采用一致的评估标准

  D、采用的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著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建立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一)科学性 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反应所评估建筑火灾风险的各主要方面,必须以可靠数据资料为基础,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最大限度排除评估人主观因素影响和干扰,以保障分析评估的质量。

  (二)系统性 实际的分析对象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对评估对象进行详细剖析,研究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识别被评估对象的所有风险,这样才能评估它们对系统影响的重要程度。

  (三)综合性 系统的安全涉及人、机、环境等多个方面,不同因素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分析方法既要充分反映评估对象各方面的最重要功能,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某个因素而导致系统失去平衡。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对于同类系统应采用一致的评估标准。

  (四)适用性 风险评估的方法要适合被评估建筑的具体情况,并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采用的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著。若设定的不确定因素过多,计算过于复杂,导致使用部门难于理解和应用,反而取不到好的效果。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18。

  15、一些建筑由于规范未能完全涵盖,或者由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者由于使用功能的特殊要求导致不能完全按照现行规范进行建筑消防设计,而是采用( )的方法对这些建筑进行特殊设计。

  A、专家打分

  B、性能化消防设计

  C、模糊综合评估

  D、模糊集值统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确认特殊设计建筑的边界条件:一些建筑由于规范未能完全涵盖,或者由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者由于使用功能的特殊要求导致不能完全按照现行规范进行建筑消防设计,而是采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对这些建筑进行特殊设计。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一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21。

  16、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已成为国际上( )研究的重点。

  A、火灾科学

  B、火灾预防

  C、火灾控制

  D、火灾消防科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已成为国际上火灾科学研究的重点。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三章第一节。参见教材P333。

  17、对于仓库,其主要目标是注重于保护( )。

  A、人员的生命安全

  B、财产和建筑结构安全

  C、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D、减少火灾造成的环境污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对于仓库,则更注重于保护财产和建筑结构安全。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三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36。

  18、建筑物性能化设计基本步骤中,设定火灾场景之后应进行( )。

  A、开展火灾危险源识别

  B、制订试设计方案

  C、选择工程方法

  D、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性能化设计过程可分成若干个步骤,各步骤相互联系,并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其主要步骤包括:

  1)确定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和范围。

  2)确定总体目标、功能要求和性能判据。

  3)开展火灾危险源识别。

  4)制订试设计方案。

  5)设定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

  6)选择工程方法。

  7)评估试设计方案。

  8)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9)完成报告,编写性能化设计评估报告。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三章第二节。参见教材P336。

  19、下列有关消防救援窗口的尺寸和间距设置正确的是( )。

  A、每隔一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B、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应不大于1.0m

  C、窗口间距不宜大于20m

  D、每个防火分区的救援窗口应不少于2个,设置位置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不应对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消防救援时,只有将灭火剂直接作用于火源或燃烧的可燃物,才能有效灭火。当火灾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从楼梯间进入建筑有时难以直接接近火源,有必要在外墙上设置供灭火救援的入口。为方便使用,该开口的大小、位置、标识要易于人员携带装备安全进入,且便于快速识别,具体要求如下:

  (1)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2)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应不大于1.2m;

  (3)窗口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的救援窗口应不少于2个,设置位置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4)窗口的玻璃易于破碎,并设置可在室外识别的明显标志。 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三章第三节。参见教材P346。

  20、下列属于快速火灾增长类型可燃材料的是( )。

  A、轻的窗帘

  B、塑料泡沫

  C、木制办公桌

  D、厚重的木制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表4-3-5 “t平方火”的对比情况

  综合教材第四篇第三章第五节。参见教材P357。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