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练习题(6)
来源 :考试网 2018-02-18
中11、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愈( )。
A、低
B、少
C、多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火场上的火焰、烟雾都能辐射热能,辐射热能的强弱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热值和火灾温度。物质热值越大,火焰温度越高,热辐射也越强。实务教材P15。
【该题针对“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知识点进行考核】
12、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是( )。
A、腐蚀性物品
B、放射性物品
C、爆炸性物品
D、毒害性物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这里所说的腐蚀性主要是指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如硫化氢、硫氧化碳、氨、氢等,都能腐蚀设备,削弱设备的耐压强度,严重时可导致设备系统裂隙、漏气,引起火灾等事故。目前危险性最大的是氢,氢在高压下能渗透到碳素中去,使金属容器发生"氢脆"。实务教材P30。
【该题针对“爆炸品和易燃气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13、燃烧完全与否不仅与空气供给量有关,而且还与( )有关。
A、其它可燃物扩散混合的均匀程度
B、燃烧温度
C、燃烧产物
D、燃烧阶段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实务教材P7。
【该题针对“燃烧类型、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燃烧产物”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木材主要是由( )组成的化合物。
A、碳、氢、硫元素
B、碳、硫、氧元素
C、碳、氢、氧元素
D、硫、氢、氧元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氧、氢和氮。实务教材P8。
【该题针对“燃烧类型、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燃烧产物”知识点进行考核】
15、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 )。
A、有焰燃烧
B、无焰燃烧
C、自燃
D、闪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如果通风条件改变,当持续的阴燃完全穿透固体材料时,由于对流的加强,会使空气流入量相对增大,供氧量增加,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由阴燃转变为有火焰的分解燃烧甚至爆燃。实务教材P7。
【该题针对“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16、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 )。
A、火花
B、火焰
C、烟雾
D、高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火焰。实务教材P5。
【该题针对“燃烧类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17、危险品系指有爆炸、( )、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
B、易燃
C、易分解
D、易反应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实务教材P27。
【该题针对“爆炸品”知识点进行考核】
18、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照射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实务教材P14。
【该题针对“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知识点进行考核】
19、一次死亡( )人以上(含本数)的火灾为特大火灾。
A、15
B、5
C、30
D、5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实务教材P11。
【该题针对“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大小的分类,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类。丙类是( )。
A、闪点<28℃的液体
B、28℃≤闪点<60℃的液体
C、闪点≥60℃的液体
D、闪点≥40℃的液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28℃≤闪点<60℃的液体归为乙类,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实务教材P31。
【该题针对“易燃液体”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