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导航

2018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练习题(2)

来源 :考试网 2018-02-14

  11、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易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类。乙类是指( )。

  A、闪点<28℃的液体

  B、28℃≤闪点<60℃的液体

  C、闪点≥60℃的液体

  D、闪点≥40℃的液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28℃≤闪点<60℃的液体归为乙类,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实务教材P31。

  【该题针对“易燃液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下限为( )。

  A、4.0%

  B、2.5%

  C、12.5%

  D、15.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下限为4.0%。实务教材P22,表1-3-1。

  【该题针对“爆炸极限”知识点进行考核】

  13、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 )。

  A、自燃

  B、闪燃

  C、着火

  D、爆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可燃物在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实务教材P3。

  【该题针对“燃烧类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称为( )。

  A、内部燃烧

  B、表面燃烧

  C、放射燃烧

  D、阴燃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燃烧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为异相燃烧。实务教材P7。

  【该题针对“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15、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 )。

  A、灵敏度

  B、敏捷度

  C、速度

  D、敏感度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也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实务教材P28。

  【该题针对“爆炸品”知识点进行考核】

  16、爆炸品是( )、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

  A、农药

  B、药渣

  C、火药

  D、硫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实务教材P27。

  【该题针对“爆炸品”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 )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的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实务教材P5。

  【该题针对“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是燃烧的开始,且以出现( )为特征。

  A、着火、表面碳化

  B、受热分解、火焰

  C、着火、火焰

  D、受热分解、表面氧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着火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实务教材P3。

  【该题针对“燃烧类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A、气体

  B、液体蒸汽

  C、粉尘

  D、储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见本章第三节)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实务教材P21。

  【该题针对“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氧气储罐爆炸属于(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

  D、电磁爆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实务教材P20。

  【该题针对“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