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导航

2018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教材考点:第二篇第三章第一节

来源 :考试网 2018-03-28

  三、有顶棚的步行街(注释5)

  这里所说的“有顶棚的步行街”,其主要特征为:步行街两侧均设置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中小型零售、餐饮和娱乐等商业设施或商铺,步行街两端均有开放的出入口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排烟条件。其与商业建筑内中庭的主要区别在于,步行街如果没有顶棚,则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多座不同建筑,而中庭则不能。

  此外,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不会因步行街上部设置了顶棚而明显增大火灾蔓延的危险,也不会导致火灾烟气在该空间内明显积聚,因此,其防火要求有别于建筑内的中庭。防火检查中,通过对步行街两侧建筑、两侧建筑的商铺、步行街的端部、顶棚及消防设施布置等内容进行检查,核实有顶棚的步行街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

  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当步行街两侧建筑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步行街两侧建筑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均不小于规范对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小于9m。当步行街两侧的建筑为多层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商铺需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措施并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如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m。步行街两侧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直接通至步行街。

  2.两侧建筑的商铺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每间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商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构件宜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或符合规定的防火玻璃墙;

  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在上部各层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步行街上部各层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

  3.步行街的端部

  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在外墙上需设置可开启的门窗,且可开启门窗的面积不小于该部位外墙面积的一半。

  4.步行街的顶棚

  步行街的顶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小于6.0m,顶棚设置的自然排烟设施如采用常开式排烟口时,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5%。常闭式自然排烟设施设置在火灾时能手动和自动开启的装置。

  5.步行街的消防设施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每隔30m设置DN65mm的消火栓,并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注释);商铺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商铺内外均设置疏散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每层回廊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二)检查方法

  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等资料,了解步行街的长度、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每间建筑面积、步行街两侧的建筑是否需要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等,确定步行街的检查要求后开展现场检查。对照隐蔽工程施工记录、防火门(窗)、防火玻璃墙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查验商铺围护构件的选型和设置。

  测量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最近距离、设置的回廊或挑檐的出挑宽度、步行街上部各层楼板的开口面积、步行街端部可开启门窗的面积和顶棚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5%;对消防设施的检查具体方法见本书第三篇相关内容。

  知识点:电梯井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

  建筑内的管道和管道井是火灾烟气和火灾蔓延的通道之一,在火灾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管道井的设置、封堵等方面进行检查,核实竖向升道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

  1.竖向井道设置

  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气)烟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均分别独立设置。井壁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采用丙级防火门。建筑内的垃圾道排气口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

  电梯井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且不得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井壁除开设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得开设其他开口。电梯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并同时符合相关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

  2.缝隙、孔洞的封堵

  建筑内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二)检查方法

  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了解竖向井道类型、设置位置后开展现场检查,实地对照隐蔽工程施工记录、防火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防火封堵产品燃烧性能证明文件等资料,查验防火门、防火封堵材料选型和防火封堵的密实性。

  知识点:建筑幕墙

  目前,建筑中采用落地窗,上下层之间不设置实体墙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旦发生火灾,易导致火灾通过外墙上的开口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蔓延。对于采用幕墙的建筑,主要因大部分幕墙存在空腔结构,这些空腔上下贯通,在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如不采取一定分隔措施,会加剧火势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迅速蔓延,导致建筑整体着火,难以实施扑救。

  因此,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外立面开口之间的防火措施、幕墙缝隙的封堵、开窗的设置等检查,核实建筑外(幕)墙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

  1.外立面开口之间的防火措施

  建筑外墙上在上下层开口之间如果采用实体墙分隔,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墙体的高度不小于0.8m,否则墙体的高度不小于1.2m;如果采用防火挑檐分隔,挑檐的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

  如果上下层开口之间因实体墙设置有困难,采用防火玻璃墙分隔,对于高层建筑,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对于多层建筑,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低于0.50h。

  对于住宅建筑,还需要检查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当小于1.0m时,开口之间要设置凸出外墙不小于0.6m的隔板。

  2.幕墙缝隙的封堵

  建筑幕墙常采用玻璃、石材和金属等材料。当幕墙受到火烧或受热时,易破碎或变形、爆裂,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破碎、脱落。对于存在空腔结构的幕墙,如不采取一定措施,会加剧火势在水平和竖向的蔓延。

  幕墙与周边防火分隔构件之间的缝隙、与楼板或者隔墙外沿之间的缝隙、与相邻的实体墙洞口之间的缝隙等的填充材料会存在受振动和温差影响易脱落、开裂等问题,所以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需要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防火性能的材料填塞密实。这种材料可以是不燃材料,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难燃材料。

  3.消防救援口的设置

  位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侧的建筑外(幕)墙,需同时参照本篇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对消防救援口的设置开展防火检查。

  (二)检查方法

  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剖面图、幕墙大样图、隐蔽工程施工记录等资料,了解建筑幕墙设置位置、设置类型等基本要素后开展现场检查。核查防火窗、内填充材料、防火封堵材料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燃烧性能检测报告与消防设计文件的一致性;测量楼板外沿墙体的高度时,高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六、变形缝

  建筑物的伸缩缝(注释1)、沉降缝(注释2)、抗震缝(注释3)等各种变形缝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因建筑变形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但是,在火灾中,纵向变形缝同样具有很强的拔烟、拔火作用。在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变形缝材质、管道敷设等进行检查,重点核实跨越防火分区的变形缝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

  1.变形缝的材质

  变形缝填充材料和变形缝的构造基层需采用不燃烧材料。

  2.管道的敷设

  变形缝内不得设置电缆、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确需穿过时,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当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时,其两侧是否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二)检查方法

  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通风和空调系统平面图等资料,了解变形缝的设置位置,是否有穿越的管道或风管等,结合隐蔽工程施工记录、防火阀、防火封堵产品证明文件等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查看跨越防火分区的变形缝和伸缩缝。必要时,可以打开变形缝表面装饰层进行检查。

  2018年报班推荐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会不会改革、考试难度大不大?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关,考试网校老师指导,直击重要考点>>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快速联系通道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