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

导航

2016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串讲讲义:第四篇第三章

来源 :考试网 2016-09-19

第二节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与设计步骤

  一、基本程序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如下:

  1)确定建筑的使用功能、用途和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2)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3)确定建筑的消防安全总体目标。

  4)进行消防性能化试设计和评估验证。

  5)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性能是否满足既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6)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和批准。

  性能判定标准

  设计目标的性能判定标准应能够体现由火灾或消防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及其内部财产的损害、生产或经营被中断、风险等级等的最大可接受限度。

  常见的性能判定标准如下:

  1)生命安全标准。包括热效应、毒性和能见度等。

  2)非生命安全标准。包括热效应、火灾蔓延、烟气损害、防火分隔物受损、结构的完整性和对暴露于火灾中的财产所造成的危害等。

  二、设计步骤

  设定火灾场景

  火灾场景是对某特定火灾从引燃或者从设定的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以及火灾所造成的破坏的描述。火灾场景的建立应包括概率因素和确定性因素,

  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

  设计火灾是对某一特定火灾场景的工程描述,可以用一些参数,如热释放速率、火灾增长速率、物质分解物、物质分解率等或者其他与火灾有关的可以计量或计算的参数来表现其特征。

  概括设计火灾特征的最常用方法是采用火灾增长曲线。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典型”火灾增长曲线,一般具有火灾增长期、最高热释放速率期、稳定燃烧期和衰减期等共同特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