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防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文章内容
2016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串讲讲义:第二篇第四章
来源 :考试网 2016-07-29
中第二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走道有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其中,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20 000m2的防火分隔;解决大型建筑或人防工程疏散距离过长或难以按照规范要求设置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等问题。
一、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通常作为火灾疏散时的第一安全地带。
(一)检查内容
1.疏散走道的宽度
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计算确定。
检查要求为:
1)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2)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50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单、多层住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住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20m。
4)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0.80m;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小于3.00m,并直通宽敞地带。
2.疏散距离
3.疏散走道的畅通性
疏散走道内不得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影响人员疏散的突出物和障碍物。
4.疏散走道与其他部位分隔
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一、二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5h;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25h。
5.疏散走道的内部装修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
(二)检查方法
计算确定每层疏散走道需要的最小宽度,结合计算结果开展现场检查,实地测量疏散走道宽度,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二、避难走道
指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疏散时人员只要进入避难走道,就可视为进入安全区域。
(一)检查内容
1.直通地面出口的数量
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得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只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不通向该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一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2.避难走道的净宽度
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的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净宽度之和。
3.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0m2,开向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消防设施的设置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
5.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
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
(二)检查方法
计算综合确定避难走道需要的最小宽度。实地测量疏散走道宽度,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