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精讲讲义:第三篇案例43
来源 :考试网 2018-01-23
中三、关键知识点
(一)性能化设计评估的管理流程
(二)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
1.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物内使用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3.建筑物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或虽有局部垮塌,但不会发生连续垮塌而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
5.保证建筑物内财产的安全。
6.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
7.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或者两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并列出其他目标的先后次序。
例如,对于人员聚集场所或旅馆等公共建筑,其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仓库,则更注重于保护财产和建筑结构安全。
(三)火灾场景的确定原则
火灾场景的确定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
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一般为最有可能发生,但火灾危害不一定最大;或者火灾危害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火灾场景。
如火灾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效等。
(四)不同类型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确定
火灾载荷密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上的火灾荷载。
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可分为固定可燃物和容载可燃物两类。
固定可燃物的数量很容易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准确地求得。
容载可燃物数量很难准确计算,一般由调查统计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