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导航

2019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证银行管理考点:全面风险管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0-16

  (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

  1.贷款风险分类概念

  2007年7月,中国银监会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各档次的核心定义分别为: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贷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2.贷款分类原则与考虑因素

  贷款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重要性原则。 (4)审慎性原则。

  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应注意考虑以下因素: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记彔、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对贷款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3.贷款分类的最低标准

  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

  (1)本金和利息虽尚未逾期,但借款人有利用兼并、重组、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嫌疑;

  (2)借新还旧,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

  (3)改变贷款用途;

  (4)本金或者利息逾期;

  (5)同一借款人对本行或其他银行的部分债务已经不良;

  (6)违反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发放的贷款。

  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

  (1)逾期(含展期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人利用合并、分立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本金或者利息已经逾期。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

  (1)重组贷款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

  (2)重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

  (3)重组贷款的分类档次在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高,观察期结束后,应严格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进行分类。

  (三)贷款损失准备与拨备管理

  准备金又称拨备,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不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产)进行合理估计和判断,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是指商业银行在成本中列支、用于抵御贷款风险的准备金,不包括在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

  【注意】一般风险准备从利润中计提,本质属于所有者权益。

  贷款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

  2018 年 2 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将贷款拨备率监管标准调整为1. 5% ~ 2. 5% ,拨备覆盖率的监管标准调整为 120% ~ 150%。(2019版新增)

  (四)不良贷款管理

  1.不良贷款相关指标

  资产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和迁徙率。

  (1)不良贷款率,是指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

  不良贷款率由于排除了规模因素,是测度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余额X 100%

  (2)逾期贷款率,用于反映贷款按期归还情况,它是从是否按期还款的角度反映贷款资产风险状况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余额/贷款总余额

  (3)迁徙率,反映贷款风险分类变化情况,分为正常贷款迁徙率、关注贷款迁徙率、次级贷款迁徙率与可疑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如下:

  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

  关注贷款迁徙率为关注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贷款之比;

  次级贷款迁徙率为次级贷款中变为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的金额与次级贷款之比;

  可疑贷款迁徙率为可疑贷款中变为损失贷款的金额与可疑贷款之比。

  2.不良贷款的识别

  不良贷款早期预警信号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宏观的早期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变化、经济政策调整和行业景气度变化等方面;微观的早期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借款企业财务状况或财务行为出现异常、报送财务报表出现异常、经营状况出现重大变化、组织结构或人员出现异常变动以及其他外部特殊因素等方面。

  3.不良贷款的评估

  (1)全面评价不良贷款的状况:通过深入分析不良贷款的状况,评价不良贷款的可能损失程度,其主要分析要点如下:

  ①不良贷款形成的具体原因,区分宏观经济波动因素、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力因素、银行贷款管理不善因素等。

  ②借款人资产负债、现金流等财务状况和变动趋势。

  ③借款人产品的市场前景等经营因素对其还贷能力的可能改善程度。

  ④银行已采取的保全措施是否有效。

  ⑤不良贷款的整体恶化程度和趋势。

  ⑥未来有关各方可能采取的行为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情况。

  ⑦预测不良贷款回收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并对其处置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

  (2)确定不良贷款评估标准。不良贷款评估的价格标准应根据不良贷款的性质、评估目的和前提条件加以选择。

  4.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此外,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完善和市场条件不断成熟,债转股、不良收益权转让等处置方式也开始试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望进一步拓展。

  5.债权人委员会机制 (2019版新增)

  债权人委员会即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是由债务规模较大的困难企业 3 家以上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协商性、自律性、临时性组织 。

  其职责是依法维护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推动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发力、分类施策,有效保护金融债权 。

  考点5:市场风险★ ★ ★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控制有限额管理和风险对冲两种方法。

  (一)限额管理

  常用的市场风险限额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等。

  1.交易限额是

  指对总交易头寸或净交易头寸设定的限额。总头寸限额对特定交易工具的多头头寸或空头头寸分别加以限制;净头寸限额对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相抵后的净额加以限制。在实践中,商业银行通常将这两种交易限额结合使用。

  2.风险限额是指对基于量化方法计算出的市场风险参数来设定限额。

  3.止损限额是指所允许的最大损失额。通常,当某个头寸的累计损失达到或接近止损限额时,就必须对该头寸进行对冲交易或立即变现。

  (二)风险对冲

  除了采用限额管理来控制市场风险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冲市场风险的目的,即当原风险敞口出现亏损时,新风险敞口能够盈利,并且尽量使盈利能够全部抵补亏损。

  商业银行除了采用限额管理、风险对冲等风险控制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配置合理的经济资本来降低市场风险敞口。经济资本配置通常采取自上而下法或自下而上法。

  考点6:操作风险★ ★ ★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中国银监会规定,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

  操作风险可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类别。

  【判断题】中国银监会规定,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

  【答案】B(错误)

  【解析】中国银监会规定,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

  (一)操作风险控制环境

  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控制环境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文化及信息系统四项要素。

  1.公司治理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石。

  2.内部控制

  3.合规文化

  内部控制体系和合规文化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

  4.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包括主要面向客户的业务信息系统和主要供内部管理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操作风险控制手段

  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评估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损失事件的报告和数据收集、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的测试和审查以及操作风险的报告。

  考点7:流动性风险★ ★ ★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2)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3)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4)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考点8:国别风险★

  国别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

  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该风险通常是由债务人所在国家的行为引起的,已超出了债权人的控制范围。

  国别风险可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三大类。

  国别风险应当至少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五个等级,风险暴露较大的机构可以考虑建立更为复杂的评级体系。

  考点9: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考点10: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从狭义上讲,法律风险主要关注商业银行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力。从广义上讲,与法律风险密切相关的还有违规风险和监管风险。

  考点11: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因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

  战略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二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

  在缺陷;三是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四是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战略风险管理应兼顾以下原则:

  (1)合规性。 (2)一致性。

  (3)前瞻性。 (4)独立性。

  (5)操作性。

  【注意】对比记忆,注意差异。

  战略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相关风险因素:

  (1)战略目标的适当性,与全行整体战略、企业文化、风险偏好等内部要素的一致性。

  (2)战略决策机制和治理架构的完备性。

  (3)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契合性。

  (4)人力、财务、技术、知识、资本、管理等资源的匹配性。

试题来源:[银行从业2019年银行从业《银行管理(中级)》考试题库

2019年银行从业初级无基础取证班,送VIP题库

教材精讲班+考点强化班+模考预测班+习题班,助力通关!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咨询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