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导航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中级法律法规讲义:第二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1-05

  (二)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一般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构成。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被中央银行政策所调控。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社会各部门的现金需求、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财政收支等因素,都会影响货币供给总量。

  2.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在实践中,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不尽相同,但所依据的标准基本一致,即货币的流动性。流动性是其他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即金融资产转化为货币而不损失的能力。根据货币层次划分的一般原则,各国的做法略有不同。同一个国家,因时间不同,货币层次的划分也不相同。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三季度起正式推出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并按季度公布。

  现阶段,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由于M2通常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因此,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是指M2。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中,货币供应量三个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会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1.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是在它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通过创造派生存款形成的。在现代信用制度中,活期存款是存款人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存款。一般来说,只有商业银行才有权经营活期存款,在此基础上,形成商业银行创造存款即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

  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另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在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是通过这种营业活动创造出来的。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的超额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准备金。它在保留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又可将超额准备金部分用于发放贷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的存款。

  货币的供给过程是以中央银行的创造的基础货币为起点,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理以货币乘数的形式放大,从而实现货币创造。

  1、存款创造。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和部分现金提取假设:

  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个商业银行构成;

  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

  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并不持有超额准备金;

  银行的客户并不持有现金

  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贷款总额

存款总额

  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贷款总额

存款总额

  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贷款总额

存款总额

  存款创造过程

银行

存款增加额

派生存款增加额

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额

贷款增加额

A银行
B银行
C银行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现代各国的银行制度,一般均采用部分准备金制,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

  2.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如前所述,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原始存款的规模。在原始存款基础上,派生存款的规模还取决于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可用于放款的资金越少,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则越少,反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额则越大。因此,许多国家都把调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2)现金漏损率(c)。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客户总会有提现的行为。如果在存款派生过程中有客户提取现金,则现金就会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派生倍数也必然缩小,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下降。

  (3)超额准备金率(e)。实际上,银行的实有准备金总会多于法定准备金。因为法定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不能动用的,所以,总有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金不会贷出,以满足银行经营活动需要。留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用于贷款的部分就越少,使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削弱。超额准备金和活期存款总额是反向比例关系。

  (4)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rt)。企业等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既会持有活期存款,也会持有定期存款。一般地说,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

  当企业持有的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时,银行对定期存款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金率(rt)提留准备金,所以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和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t)的变动,可视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的进一步调整。由于按照rt×t所提存的准备金是用于支持定期存款所需要的,尽管它仍然保留在银行手中,但它却不能支持活期存款的进一步创造,会使活期存款创造规模下降,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由上可知,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多少存款货币,要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即: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业务,通过创造派生存款形成信用货币的增加或减少,影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一方面可以创造货币,通过控制现金发行,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节再贴现率、改变再贷款规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等手段,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