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伟专职副会长在中银协声誉风险专委会第四届全体成员大会暨匠心精神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 :中国银行业协会 2018-01-19
中紧跟时代 注重质效 助力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更上层楼—潘光伟专职副会长在中银协声誉风险专委会第四届全体成员大会暨匠心精神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值此一元复始之际,中国银行业协会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体成员大会隆重召开!很高兴能跟大家齐聚一堂,回顾第三届常委会工作成果,见证第四届常委会圆满换届,启动《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发布仪式,展示银行业匠心精神优秀品牌,对贡献突出的成员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首先,我谨代表中银协向今天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第三届委员会及主任单位包商银行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祝贺第四届委员会及主任单位交通银行正式当选上任!特别感谢交通银行、包商银行为保障本次会议顺利召开所做的大量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正式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闻舆论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中银协一直以来坚持贯彻党中央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按照银监会党委的要求部署,把做好行业声誉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职能真抓实干。声誉风险委员会自2012年3月成立以来,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由最初66家成员单位发展到目前122家,具备了充分的行业代表性。第三届常委会就任以来,在带动正面宣传、引导舆论方向、打造宣传平台、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公众美誉度等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一是发挥新闻发言人和行业代言人作用,提升行业宣传的社会影响力。2017年中银协两次参加国新办发布会。5月11日,中银协牵头协同国开行、进出口行、工行、中行等四家负责人在国新办举办“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举措成效”新闻发布会; 9月25日,为应对标普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等负面舆论,中银协牵头带领国开行、工行、交行、招行等四家机构出席国新办精准吹风会,发布银行业的正面回应并答记者问,中国政府网头版,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头版等进行了重点报道,反响良好,得到民政部、国新办领导高度评价。
二是依托“协会-专家-媒体”合力,稳妥应对舆情风险事件,维护银行业和会员单位声誉。先后针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变动”“20家银行停贷”“标普下调评级”等负面舆情,组织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10余名专家撰写署名文章,协调新华社、金融时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及协会宣传平台,多渠道集中宣传报道,引导正向舆论,营造行业发展良好氛围。
三是打造多元化、分享型、服务型的综合宣传平台,构筑稳固的新闻宣传阵地。积极开展与主流媒体双向交流,整合中银协官方网站、公众号、内刊《通讯》、宣传栏等功能,与《中国银行业》杂志建立通联机制,打造多元化、分享型、服务型的综合宣传平台。2017年围绕25项重大活动组织媒体宣传,其中,“3.15”发布会等7次活动在央视多个栏目播出。与此同时,为提高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展开研究,组织编写出版了银行业第一部声誉风险管理专业书籍《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填补了行业空白。通过多种形式构筑稳固的新闻宣传阵地,主动为行业发声。
四是树立“十件大事、好新闻”“匠心精神”等宣传品牌,提升行业形象。连续第11年举办“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年度评选,连续第6年举办“中国银行业好新闻”年度评选。2017年首次开展“银行业匠心精神”宣传,组织媒体走进机构实地调研,报道银行业优质服务和匠心品牌。通过系列活动,传播银行业好声音,讲述银行业好故事,着力弘扬正能量。
五是举办培训交流,提高从业人员业务和理论水平。2017年6月在长沙举办“塑造银行业品牌 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培训班”,围绕新闻媒体发展规律、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成员单位宣传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了从业水平和理论素养。
可以说,中银协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就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秉承审慎稳健防风险理念,五载光阴,不负众望,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会员单位的信赖。在此,我代表中银协,再次感谢第三届主任单位、副主任单位、各常委单位以及广大成员机构对协会的信任和支持!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参与铸就了声誉风险委员会的长足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信息时代和媒体传播多形式、多渠道带来日益复杂的新闻舆论环境,给行业声誉风险防控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之首。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多变,金融风险与动荡因素依然存在。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及银行业“强监管”的大背景下,各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将其融会贯通在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以保障稳健、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做好新时代银行业的声誉风险管控工作,这要求我们进一步用好平台、挖掘潜力、改革创新。对此我想谈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是适应新时代新闻舆论传播特点,提升银行业新闻宣传“软实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与公众生活深度融合,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也应适应新特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新时代新闻舆论思想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熟知最新的媒体工具和信息技术、掌握最前沿传播规律、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研究培训、深化交流,夯实理论基础、开拓传播渠道,打造行业声誉度和品牌价值,提升行业新闻宣传“软实力”。
二是加强联动协调,提高声誉风险防控力。格林斯潘曾说:“在今天的世界,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体现于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声誉的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前进的驱动力。在商品交易中,事先评价生产商的声誉已逐渐形成惯例;而对服务商,他们唯一能提供的就是声誉。”银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又是经营货币和风险的特殊行业,树立良好的声誉,防范声誉风险关系到银行业的生命线。这需要全体银行业金融机构铆足一股劲,齐聚一条心,共同固守“银行”这份宝贵的无形资产,筑牢风险防火墙。依托委员会平台,整合各行新闻发言人、研究专家、新闻评论员等形成专家资源库,在发生声誉风险事件时及时响应,多形式、广渠道积极应对,代表行业发声,维护行业和机构声誉。
三是加强媒体宣传平台建设,形成正向舆论引导。媒体在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性,既是工作的对象,也是传播的管道。稳定、良好的媒体合作对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快速、有效地应对舆情都至关重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深化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沟通交流,协调共享。依托各种传播平台、渠道、窗口与阵地,拓宽与业内外多方合作,通过广泛有效的宣传,形成社会正向舆论引导。
四是加强绩效评估,激活银行业内生动力。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明确各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建立内部奖惩机制,加强激励约束,对声誉事件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评估,激活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中银协也将继续完善委员会积分管理办法,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创新评估项目,树立先进品牌,表彰行业模范,促进全行业更加重视并主动地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工作。
冬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声誉风险委员会在新一届主任单位带领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银监会党委的统一部署,与中银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桥梁作用,切实提升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水平和质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愿我们坚定信心、勇于担当、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拥抱新时代、适应新常态,共同推进我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善谋实干,行稳致远!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值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五福临门送祥瑞,八方如意好运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