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导航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辅导资料:外汇与汇率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12

  第四节 外汇与汇率

  一、概念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外汇一般常指自由外汇,作为自由外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特征:以外币表示的外国金融资产;在外国能够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可以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我国外汇条例中外汇,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

  (二)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1.汇率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率,是以一国货币来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2.外汇标价法:

  (1) 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应付多少本币。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汇率下降,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市场上采取间接标价法的货币主要有英镑、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

  汇率分类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远期差价分升水、贴水、平价)

  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

  二、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新增)

  (一)国际收支

  当一国存在较大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供给,会造成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

  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国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增加,而进口减少、外汇支付减少,这时,外汇供给大于支出,从而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二)利率水平

  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人,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反之,当一国降低利率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三)通货膨胀因素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其对外币比价同样趋于下跌。

  (四)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的形式主要是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以改变外汇供求关系,促使汇率发生变化。其影响汇率变动的能力,取决于该国金融当局持有的外汇储备的多少。

  (五)一国经济实力

  如果一国经济实力较强,为本币币值稳定和坚挺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会增强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的信心,从而导致本币对外不断升值。

  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实力较弱(增长缓慢、通货膨胀率高、国际收支巨额逆差、外汇储备短缺、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失衡等),会使本币失去稳定的物质基础,人们对其信心下降,从而导致本币对外不断贬值。

  与其他因素相比较,一国经济实力强弱对汇率变化的影响是长期的。

  (六)其他因素

  一些非经济因素、非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波及外汇市场。比如一国政局不稳、有关国家领导人更替、战争爆发等,都会引起外汇市场行情的波动。

  另外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石油市场等其他投资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引致外汇市场汇率波动。

  【例题】多选:外汇包括( )。

  A . 外国货币

  B . 外币支付凭证

  C . 外币有价证券

  D . 其他外汇资产

  导师答案: ABCD

  答案解析:我国外汇条例中外汇,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

  【例题】多选: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 )

  A.本币升值

  B.本币贬值

  C.外币升值

  D.外币贬值

  导师答案: BC

  答案解析:直接标价法是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应付多少本币。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三、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新增)

  (一)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即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逐步成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近几年,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结算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与金融项下人民币业务不断突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加快,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已经初具规模;外经贸领域人民币计价扩大;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持续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与外币直接交易扩大;人民币开始进入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

  (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起步。

  这一阶段以增强企业外汇自主权、实行汇率双轨制为特征。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制处于由计划体制开始向市场调节的转变过程,计划配置外汇资源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市场机制萌生和不断发育,对于促进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创汇、支持国内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此后,中国始终坚持这个方向,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二阶段(1994--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初步确定。

  1994年初,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变动主要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这一阶段,我国初步确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框架。

  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健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外汇管理方式加快从重点管外汇流出转为流出入均衡管理,逐步建立起资本流动双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确立了均衡监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规层面明确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

  我国现阶段汇率政策: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小编推荐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章节考题汇总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大纲章节考点汇总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