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导航

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法律知识专项题训练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5-24

  第1题:《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序、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可控性、行业特点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特别()级。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六级

  A B C D

  答案:B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2题: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为四个级别,分别用安全色标示,其中红色代表()。

  A 一级预警

  B 二级预警

  C 三级预警

  D 四级预警

  答案:A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3题:《突发事件应对法》授权()制定预警级别划分。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 国务院

  C 质量监督检验总局

  D 国家化委员会

  答案:B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试题来源:[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焚题库]

  注册安全工程师历年考题+模拟试卷+错题练习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材精讲+摸底测评+提分密卷

  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老师,可以加入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群,扫码即可加群

  交流QQ群:685942924 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业的老师为你解答。

  第4题:

  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分别由()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A 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

  B 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

  D 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答案:A

  答案解析: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负首要的应对处置责任,包括信息的收集、险情的监测和预警、组织调动应急队伍,依法采取必要的其他应对措施;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分别由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重大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其中影响全国或者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别重大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社会安全事件在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处置。

  第5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综合性或者专业性的应急救援队伍,对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与器材,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普及和必要的演练,为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经费。

  A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 生产经营单位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答案:D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第二十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三十一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

  第6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三级、四级警报后的措施的是()。

  A 启动应急预案

  B 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

  C 组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事件的可能性与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D 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答案:D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四条、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7题:《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的突发事件包含了以下特征()。

  A 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者社会性

  B 突发性和紧迫性

  C 危害性和破坏性

  D 排它性和特殊性

  E 需要公权介入和社会力量

  答案:A, B, C, E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的突发事件包含了以下特征:

  1.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者社会性

  “公共危机”是国家启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初衷。公共危机是指在公共领域内发生的危机,即危机事件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给公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群性和大众性。

  2.突发性和紧迫性

  突发事件往往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

  3.危害性和破坏性

  危害性与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该法所指的突发事件,将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

  4.需要公权介入和社会力量

  必须借助公权介人和社会力量才能解决该法所指的公共突发事件。

  第8题:《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分别是()。

  A 一般

  B 较大

  C 轻微

  D 特别重大

  E 重大

  答案:A, B, D, E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9题:《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事件的性质、过程和机理的不同,将突发事件分为()事件。

  A 自然灾害

  B 事故灾难

  C 公共卫生

  D 社会安全

  E 恐怖袭击

  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10题:《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为()。

  A 国家级应急预案

  B 地方级应急预案

  C 企业级应急预案

  D 综合应急预案

  E 现场应急预案

  答案:A, B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11题:《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

  A 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B 配备报警装置

  C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D 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

  E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第12题:国家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为四个级别,分别用安全色标示,分别为()。

  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白色

  E 蓝色

  答案:A, B, C, E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13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采取的十项措施包括()。

  A 救助性措施,主要是对公民人身的救助;

  B 控制性措施,主要是针对场所的强制;

  C 保障性措施,主要是针对生命线工程系统;

  D 保护性措施,阻止事件蔓延传播;

  E 政策性措施,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防止次生事件和衍生事件。

  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综合为:一是救助性措施,主要是对公民人身的救助;二是控制性措施,主要是针对场所的强制;三是保障性措施,主要是针对生命线工程系统;四是保护性措施,阻止事件蔓延传播;五是调用急需的物资、设备、设施和工具;六是组织公民参与救援;七是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八是稳定市场的经济性管制;九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的措施;十是防止次生事件和衍生事件的措施。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