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强化题(8)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6-19
中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第1题森林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 )达高峰。
A 6月上、中旬
B 5月上旬,
C 7月下旬
D 8月上旬、中旬
答案:A
答案解析:森林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林区特有的疾病,传播媒介是硬蜱,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5月上旬开始,6月上、中旬达高峰,7月后则多散发。本病主要见于从事森林工作有关的人员,例如森林调查队员、林业工人、筑路工人等。
第2题炭疽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l~3天,最短仅为( )。
A 2小时
B 5小时
C 8小时
D12小时
答案:D
答案解析: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病的职业性高危人群主要是牧场工人、屠宰工、剪毛工、搬运工、皮革厂工人、毛纺工、缝皮工及兽医等。炭疽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l~3天,最短仅为12小时。临床分为皮肤型、肺型、肠型3种,且可继发败血症型、脑膜炎型。
试题来源:[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焚题库] 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老师,可以加入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群,扫码即可加群 |
第3题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包括( )。
A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B 高温高湿作业
C 高处作业
D 低温作业
E 高气压作业
答案:A, B, D, E
答案解析:异常气象条件下的作业类型包括: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4)低温作业 5)高气压作业6)低气压作业
第4题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有( )。
A 中暑
B减压病
C高烧
D高原病
E美尼尔综合症
答案:A, B, D
答案解析: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包括: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
第5题我国目前已将( )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 石棉
B 联苯胺
C 苯
D 砷
E 沥青
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烟气、铬酸盐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第6题下列属于接触生物性危害因素而发生的职业病的是()。
A 炭疽
B 流感
C 森林脑炎
D 布氏杆菌病
E 乙肝
答案:A, C, D
答案解析: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条件下,接触生物性危害因素而发生的职业病。我国将炭疽、森林脑炎和布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第7题职业危害评价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接触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
A 经常性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B 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
C 劳动卫生专篇
D 安全技术措施评价
E 重大危险源评价
答案:A, B
答案解析:职业危害评价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接触评价,对生产经营单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同时也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数据。
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又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第8题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又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
A 职业危害预评价
B 控制效果评价
C 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D 相关方评价
E 第三方评价
答案:A, B, C
答案解析:职业危害评价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接触评价,对生产经营单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同时也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数据。
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又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第9题对于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和化学毒物的采样来说,根据其采样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
8、A 全部采样
B 局部采样
C 定点采样
D 个体采样
E 分段采样
答案:C, D
答案解析: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采样和测定都有明确的规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必须按计划实施,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并纳入已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常见政策法规主要为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章,例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则对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进行了规定。除国家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外,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也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布点采样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职业卫生标准有GBZ 159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与《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 189.1一2007至GBZ 189.11一2007)有关技术规范等。
对于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和化学毒物的采样来说,根据其采样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类型。定点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个体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选定的作业人员)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第10题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采样和测定都有明确的规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必须()。
A 按计划实施
B 由专人负责
C 进行记录
D 纳入已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
E 设专门机构负责评价
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采样和测定都有明确的规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必须按计划实施,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并纳入已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常见政策法规主要为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章,例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则对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进行了规定。除国家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外,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也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布点采样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职业卫生标准有GBZ 159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与《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 189.1一2007至GBZ 189.11一2007)有关技术规范等。
第11题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等。
A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B 个体防护措施
C 法律法规要求
D 组织管理措施
E 职业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答案:A, B, D
答案解析:职业危害的控制主要是指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型、分布、浓强度等情况,采用多种措施加以控制,使之消除或者降到容许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
第12题森林脑炎起病急剧,常出现的病症反应有()。
A 颈部肌瘫
B 恶心
C下肢肌萎缩
D意识不清
E 失明
答案:A, B, D
答案解析:森林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林区特有的疾病,传播媒介是硬蜱,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5月上旬开始,6月上、中旬达高峰,7月后则多散发。森林脑炎起病急剧,突发高热可迅速到40℃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可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多为重症。神经系统症状以瘫痪、脑膜刺激症及意识障碍为主。常出现颈部肌肉、肩胛肌、上肢肌瘫。
第13题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疾病。急性高原病分为()。
A 普通高原病
B 原发性高原病
C 急性高原反应
D高原肺水肿
E 高原脑水肿
答案:C, D, E
答案解析: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1)中暑2)减压病3)高原病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疾病。急性高原病分为三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