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导航

2019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知识点辅导: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7-18

第三节 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粉尘与尘肺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从胶体化学观点来看,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况如下几种:

  ( 1 )全身中毒性,例如铅、锰、砷化物等粉尘。

  ( 2 )局部刺激性,例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 3 )变态反应性,例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 4 )光感应性,例如沥青粉尘。

  ( 5 )感染性,例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 6 )致癌性,例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 7 )尘肺,例如煤尘、矽尘、矽酸盐尘。

  法定尘肺病

  矽肺(发病人数最多)、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第二位)、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发病人数占第三位)、其他尘肺。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常会生产或使用化学物质,它们发散并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这些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化学性有害物质)。毒物毒性危害程度分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

  毒物毒性大小可以用引起某种毒性反应的剂量来表示。

  在引起同等效应的条件下,毒物剂量越小,表明该毒物的毒性越大。

  毒性大的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大;毒性与危害性不能画等号。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本身无毒,一般不产生危害性。但是,当它在空气中含量高,使得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时,吸入者便发生窒息,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在石油化工行业,用氮气的作业场所很多,稍有不慎,就有发生氮气窒息的危险,危害性很大。

  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化学结构;物理特性;毒物剂量;毒物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个体状态。

  化学结构。毒性大小依次为: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增强。

  职业中毒

  (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噪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噪声可归纳为三类: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噪声。对应职业病——噪声聋。

  振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对应职业病——手臂振动病。

  电磁辐射(1)非电离辐射

  高频作业、微波作业。高频作业主要引起功能性改变;微波对机体的影响分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红外线。对应职业病——白内障。

  紫外线。对应职业病——电光性眼炎。激光。对应职业病——激光所致眼损伤。(2)电离辐射

  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如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X 线机等。对应职业病——放射病。

  异常气象条件下作业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对应职业病——中暑。(中暑在临床上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2)高温高湿作业。对应职业病——中暑。(3)夏季露天作业。对应职业病——中暑。

  (4)低温作业。易患感冒、肺炎、肾炎、肌痛、神经痛、关节炎等,甚至可导致冻伤。对应职业病——冻伤。

  (5)高气压作业。在加压过程中,可引起耳充塞感、耳鸣、头晕等,甚至造成鼓膜破裂。在减压过程中,如果减压过速,则可引起减压病。对应职业病—

  —减压病、航空病。

  (6)低气压作业。低气压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低氧性缺氧而引起的损害,如高原病。对应职业病——高原病。

  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1.炭疽病

  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病潜伏期较短。2.森林脑炎

  林区特有疾病,传播媒介是硬蜱,主要见于从事森林工作有关人员。

  补充:莱姆病(新增职业病),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3.布鲁氏菌病(名字有变化)

  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传染源以牛羊猪病畜为主,皮毛加工等类型企业中职业性感染此病。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职业病(部分补充)

  1.白斑。一般指白癜风,职业性皮肤病。

  2.爆震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艾滋病。职业性传染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职业危害评价

  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采样和测定都有明确的规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必须按计划实施,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并纳入已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应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评价原则:始终遵循严肃性、严谨性、公正性、可行性的原则。

  评价的主要方法

  (1)检查表法。常用于评价拟建项目在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要求、卫生工程防护技术措施、卫生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洁、明了。

  (2)类比法。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健康检查与监护;职业病发病情况等,类推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情况。用于比较和评价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危害的后果、拟采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等。

  (3)定量法。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

  职业危害控制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对于噪声危害,则可以釆用隔离降噪、吸声等技术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经工程技术治理后仍然不能达到限值要求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避免其对劳动者造成健康损害,则需要为劳动者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

  组织管理措施

  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加强组织与管理也是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有效运行,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实现生产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2019年安全工程师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生库+模拟考+考前密训试题】

  在线题库,报名资讯答疑|网校通关课程资料获取,加入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交流群685942924 卫生资格考试有老师帮你解答。

产品名称 在线做题
201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