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试

导航

2016招警新闻:河北男童坠井超80小时无踪迹挖掘救援近井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1

  2016招警新闻:河北男童坠井超80小时无踪迹 挖掘救援近井底

  11月9日,河北保定中孟尝村,男童坠井第四日,原先的救援方案被推翻,螺纹壁的圆筒被光滑壁的圆筒代替。消防队员再进入筒中,人工将碎土用筐运上地面。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11月6日11时许,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男童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枯井中。9日晚,救援进行到第四天,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救援已超80个小时。在场的医护人员介绍,距井底还有约两米深,医护人员也下到井口,时刻准备急救。但截至今日凌晨0时仍未发现男童。

  现场出现裂缝险情存在塌方隐患

  距6岁男童聪聪坠井已超过黄金救援的72小时,蠡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素杰在救援现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裂缝安全隐患已经排除,救援的方法采用的是钢圈沉降法救援,据统计,截至11月9日凌晨,枯井周边已被挖出直径120米的大坑,动土20多万立方米。

  就在救援工作紧张进行时,9日10时30分,在场巡护的工作人员发现救援作业现场土方出现裂缝,存在极大塌方隐患,消防队员随即拉起警报。负责大型机械的中建路桥一名负责人表示,现场指挥部决定扩大作业面,以确定裂缝成因系砂土沉降还是挖掘机导致,现场人员全部撤离,部分挖掘机也一并撤出。直至中午12点,裂缝才被修复,施工人员重新返回作业位置,现场人工挖掘继续。

  参与现场救援的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介绍,现场安排了不少工作人员时刻巡查作业面上是否有裂缝,并会及时预警,现在没有出现安全事故,说明相关预防工作比较到位。

  中国地质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的罗云教授分析,因挖掘的深度越大,越需要注意坍塌的隐患,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但这也会造成救援进度的减慢。

  医护人员下到井口救援处

  此前,根据救援人员介绍,发掘救援工作距离井底仍有6米左右。11月9日早晨,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凌晨3点左右,救援队经精密测量,预测距井底还有九米。由于井底潮气大,仍然无法寻觅男孩踪迹。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安慰落井男童聪聪的家属,表示将由16人一组进行挖掘。

  随后,挖掘工作逐渐加快,速度大约一小时一米,救援人员已在救援中心成功焊接护壁管3节。临近中午,蓝天救援队员张彦强透露,作业面距离井底尚有7米,施工人员仍在作业中。

  14时左右,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量武警拉起警戒线,并开始疏散人群,封锁现场,救护车也停在不远处,一批医生下到井口救援处。19时许,在井下作业的救援队人员经过研究和讨论判断,挖掘至少还需要2到3个护壁管才能到底,测算大约还有三四米才能到底。

  每下挖一厘米整体下降一厘米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大型设备全部停止工作,现场挖掘全部依靠人力挖掘,但随即挖掘速度有所下降。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表示,考虑到之前运来的护壁管带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凌晨修改了救援方案,连夜更换为平滑的筒壁。紧接着就开始人工轮流挖掘。

  保定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也表示,由于施工现场的作业面很大,每下挖一厘米,就会整体下降一厘米,救援现场采取了护壁管的救援方案,即在枯井附近方圆3平米处垂直下挖,从9日凌晨四时开始实施。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井底作业由社会救援队员和消防官兵同步进行,挖掘中心共有20余个竹篮,采用人工从井底部护壁管内部挖土,并在护壁管顶部搭建绳索,将挖出的土用竹筐向外倾倒。据介绍,每次挖出的泥土现场都有5个人同时清理,为了安全起见,15分钟一轮换。现场工作人员达100多人,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互相轮替进行救援工作。

  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称,救援已进入到沙层,伴有胶泥,作业半径不足1米的井口,有三个救援人员在里面用铁锹进行人工挖掘。由于地质复杂、作业面狭窄等问题,救援时间仍然无法确定,“越往下挖,难度越大。”现在仍无法估测救援时间。

  庞治表示,他们使用的井下探测设备是黑白呈现,虽然到了井底,但仍然无法看清具体东西,“只有泥,所以现在需要确认孩子是否在泥下。”

  释疑1 救援速度为何减缓?

  地表土松动,地下情况复杂影响救援速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多次出现土方裂痕,挖掘救援工作不得不几次暂停,救援人员撤离,救援速度因此大为减缓。

  北京市门头沟公安消防支队永定中队中队长于立达表示,从天气来说,河北夜间温度较低,会加大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如果孩子还有生命特征,对孩子生命的维持,也有一定影响。

  目前来说,挖掘接近井底,应该至少30多米,这样大面积的挖掘,如果表层周围的土方没有及时清理,救援机器震动大,容易造成地表土松动并塌方,不及时撤离或者进行安全防护,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同时该救援已进入到沙层,更容易出现流方或者塌方现象。

  其次,如果再继续往下深挖,根据之前的案例,有可能会挖到地下水,出现泉涌,对救援的过程,对参与救援的人员,都会有一定的危险。同时正常来说,越接近地下,湿度越大,水汽比表层土大得多,雾气会影响光照和视线,从而影响救援。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授罗云在看过现场视频后认为,目前井下胶泥状态,加上之前几日的雨水,导致孩子沉陷下去的可能性较大,但目前因为井里有护管,现场又准备了护壁管,基本防范了塌方落土,坍塌风险已经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复工

  凌晨4点,中孟尝村北,漫天的繁星,与环绕着救援现场的一圈探照灯上下呼应。现场中心位置,救援人员已经穿戴整齐,他们从各处重新聚集了起来,扛着铁锹、列队、进入作业面。

  向前一个小时,救援方案被再次修改。8日,随着距离井底越来越近,现场救援已经由挖掘设备的机械化作业,转为更加精细的“大筒套小筒”,即为防止井口周围出现的塌方,先在周围设置“护壁管”,在其外围设置一个更大的“作业筒”。救援人员在作业筒内手动挖掘,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裂缝或者塌方。

  由于更改救援方案,现场救援一度停工。9日凌晨三点,考虑到之前运来的护壁管,带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现场指挥部连夜将其更换为平滑的筒壁。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称,由于救援期间出现5厘米宽的裂痕,经专业人士分析,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造成泥土的塌陷,则可能会掩埋井口,甚至对救援队员造成威胁,因此又不得不将原先的救援方式更改为“铁桶按压式”。

  庞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蓝天救援队没有生命探测仪器,靠红外线井下监控探头。对井内情况进行监测。“井下雾气大,镜头很容易模糊。”庞治称,在救援的过程中,他们尝试过很多探测方式,试图确定聪聪身在何处,是否仍然存活,但因为井下环境非常复杂,径口窄、湿度大,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排险

  危险时刻相伴。

  9日上午11点多,枯井周围探测器发出警报,挖掘现场作业面出现裂缝,坑底位置施工人员收到了撤退通知,救援再度停摆。

  负责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管理的中建路桥公司一名负责人称,险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随即决定扩大作业面,以确定裂缝成因系砂土沉降,还是由挖掘机作业导致。

  9日中午12点,施工人员陆续重新返回作业位置,现场人工挖掘持续。中建路桥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险情已经被排除。

  一辆明黄色的吊车,甩动着钩机,将一口护壁管高高吊起,然后沿着坡道一路向下,将这座95厘米长的金属筒,按压在坑底的中心位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这是接入的第四根套筒,待人工检查排除隐患后,将进行沉降。

  傍晚6点左右,蓝天救援队长庞治向媒体通报了救援进展。他说,井下周围地质土层复杂,胶层下面又有沙层,“预计每下挖一点都非常困难”。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出现了两次地面裂痕,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先把隐患排除后才可继续进行。随着挖掘深度的推进,挖出的土方向上运的速度也相应变慢了,“施工面还出现了缺氧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施救的进度”。

  庞治说:“什么时候完成不好预计。”

  下午4点15分,救援现场传言,井底出现了积水。随后,庞治上到地面,向等待消息的记者回应称,“没有积水,救援还在继续。”

  土堆上、警戒线外,村民们的眼神盯住一个方向,很少有人说话。但坑内的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人群的骚动。

  聚集

  在救援中心不远处的补给点气氛完全不同。

  下午两点,文旭强推着他的煎饼车,来到了“老地方”。支锅、打鸡蛋、摊饼,娴熟而从容。此前,他在蠡县县城摊了5年鸡蛋灌饼。一个加了鸡蛋和肉肠的灌饼,售价5元。靠着手艺,他养活了一双儿女。

  在这里,鸡蛋灌饼是免费的。每一个来到摊位,并且试图付钱的人,都会收到文旭强的一个白眼,“救人哩,不要钱!”说完,低下头,继续手上的活计。

  两天,他不知道摊了多少饼,也没计算过成本。“人家参加救援的,才辛苦,我算啥。”

  在文旭强摊位对面,于师傅的大锅又支起来了。他是村里的厨子,从来只出现在各种红白喜事场合。这一次,他召集了全家,带着“吃饭的家伙”,为志愿者做饭。昨晚,他准备了两大锅猪肉炖粉条。年过六旬的于师傅挥动着铲子,招呼每一个过往的救援人员。

  据蠡县县委宣传部的数据,当地参与救援的工程车辆已达140多辆,救援人员500多人,捐助善款近10万元,救援物资食品用品等共2400多件,爱心企业提供柴油10吨。

  傍晚5点半,16名消防队员列队,从坑底走向补给点。像鱼划开水面,原本围拢的村民整齐散开,让路,然后又重新聚集在一起。

  张小芬和张战芬两兄弟,已经一夜没睡了。作为最早到达的挖掘机司机,不再需要继续作业,但仍然选择留守。“看着吧,走了心里不踏实。”

  守望

  救援现场西侧50米外的一片不大的空地,男童聪聪亲属们聚集在这里。由于无法进入救援腹地,聪聪的爷爷大多时间会呆立在路边遥望,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十分钟。而赵向龙与父亲不同,常在落脚的面包车里坐着,外面一有动静,马上探出头来,瞪着通红的眼睛仔细打量。

  昨天中午,聪聪的姑姑赵娜作为家属代表,与新京报记者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

  谈到家属现在状态,赵娜说:“很不好。孩子爷爷已经3天不喝水不吃饭了,精神状态也有点不太正常,他这两天话很多,自己假想很多种可能。孩子爸爸事发后这几天也一直待在现场,等救援结果”。

  赵娜说:“现在有很多力量参与救援,我们相信他们。3天过去了,还没有结果,家属很担心。一旦有外人靠近这一片地方,家属都会紧张起来,生怕是带着不好的消息来的。这几天志愿者来了很多,我们很感动,想跟他们说句谢谢。现在作为家属,只能振作点,不坚强也得坚强。”

  赵娜鞠了一躬,随即转身。在她的身后,家属们双眼通红,看着,守着。

  11月9日救援进展

  ●3:00

  救援方案再次改变,由于该井为积土井。考虑到之前运来的护壁管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连夜更换为平滑的筒壁。

  ●9:00

  采取16人一组轮流人工铁锹挖掘,挖掘进度比较理想,但仍无法估计抵达井底的深度和时间。据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介绍,最坚硬的土层已打穿。

  ●11:00

  挖掘工作进入倒计时,目前挖掘速度加快,可达到一小时一米。第三根护壁管已与第二个护壁管焊接成功,现距离井底不到7米,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介绍,他们使用的井下探测设备是黑白呈现,到达井底后,仍无法看清具体东西,所以还不能确认孩子是否在泥下。

  ●11:30

  因救援现场的挖掘面再次出现一条裂缝,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在底部参与救援的所有人员再次撤离现场,此时下挖距离井底约6米。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表示,现在估计还要下打8个钢圈,每个95厘米,井壁预估还剩7截。而现场的塌方险情还未完全解除。

  ●12:00

  工人集中于套管和井口的位置向下挖掘推进,15分钟左右换班,以维持较高的挖掘效率。近1点,塌方险情处理完毕。目前,救援工作已进行74个小时,第四根套筒准备沉降,护井壁已成功安装,救援人员深入到距井底数米的地方,实施人工挖掘。

  ●14:00

  挖掘机已停止作业。两辆救护车抵达救援现场,来自保定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陆续下坑查看地形,并做好救援准备。警务人员增多,拉起警戒线,在现场疏散开一条救援通道。

  ●16:00

  井底作业仍由社会救援队员和消防官兵同步进行。现场准备了20余个竹篮,采用人工向井底部护壁管内部挖土,并在护壁管顶部搭建绳索,将挖出的土用竹筐向外倾倒。由于核心区作业面窄,记者看到井底只有三人用铁锹挖土。

  ●19:00

  保定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在救援现场帐篷内向记者介绍,因为井下环境非常特殊,井口窄、湿度大,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最新方案是,挖掘至少还需要2到3个护壁管,才能到底,测算一下的话,大约有3、4米。具体的救援结束时间无法确定。现场一直在往井里输氧,也用鼓风机加速空气流通。

  相关链接>>2016全国招警考试热点培训_辅导冲刺专题(11.3)

  热点推荐2016年全国各地招警公告汇总 2016招警考试报考完全时间 2016年招警考试报考方式

点击查看>>>>2017招警考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17年招警《公共科目考试》考试大纲专题

  小编推荐2016年各地区招警考试时间 2016招警考试科目内容 2016年招警各地考试大纲指南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