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2018年10月自考管理类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真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1-1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控制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

  A.控制是组织职能之一 B.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C.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D.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E.管理活动的多变性

  32.事业层战略又被称为

  A.竞争战略 B.经营战略 C.业务层战略

  D.战略经营单位 E.职能部门战略

  33.网络时代财务风险管理包括

  A.金融风险 B.灾害风险 C.环境风险

  D.竞争风险 E.法律风险

  34.激励虚拟团队的方法有

  A.高薪 B.工作环境好 C.提供挑战性工作

  D.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 E.建造特色团队文化

  35.供应商管理的关系模式表现为

  A.赢-输模式 B.赢-赢模式 C. 合作性模式

  D.竞争关系模式 E.妥协模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37.组织管理的内容及如何具体进行组织设计?

  38,简述网上直接调查的步骤。

  39.简述成本管理及利润管理的内容。

  40.简述如何实施准时采购。

  41.简述企业文化管理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2.论述网上培训的原则及企业实施网上培训应该注意的事项。

  五、案例题:本大题20分。

  43.微软公司的网络型组织结构

  微软是一个较早采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公司。形成微软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微软公司早期是由比尔·盖茨和十几位电脑黑客组成,当时公司内部没有什么正规的组织结构,完全是由程序员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软件开发;二是由公司产品的特性导致的。生产系统软件不同于生产轿车,生产轿车的过程可以分解为零件的生产过程和随后的总装过程,各个过程可以相互独立进行。系统软件虽然也可以分解成许多特定的功能,但是各项功能间必须保持兼容,并且可以相互调用。所以各程序员的工作需同时进行,且应能够及时了解其他程序员的工作进展。经过十几年的磨合,在微软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网络型组织结构。

  在微软公司内部还保留有行政职位,然而与科层制下由行政级别而产生的职务权威不同,在微软公司权威来自于个人的技术能力。微软公司将内部的人员分为若干个技术级别,刚毕业进入微软的大学生是9级或10级,特性小组组长一般是11、12级,开发经理一般是13、14级,在整个公司拥有15级的只有五六个人。在微软由14、15级的设计工程师组成的“智囊团”对公司的产品开发与经营活动有绝对的权威。微软公司在挑选管理人员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技术能力,只有拥有相应的技术级别的人才有资格担任管理职务。

  为开发一个新的系统软件,如Windows、Office等,往往需要几千名技术精英的通力协 作。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微软公司针对新系统中的每一个功能组成一个“特性小组”,每个小组人数视程序开发难度而定,一般不到十人。公司又为每个特性小组配备一个人数相等的测试小组,以检验源代码的正确性。编程工作开始后,每个程序员须将自己当天编写的程序在每天的某一个固定时间输入中央主版本,由计算机融合成新的代码。程序员在第二天开始编程前,先从中央主版本上拷贝下更新的源代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编写当天的程序。这样通过每天的构造过程,几千名程序员同时工作,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其他特性小组的编程情况,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调用。每个特性小组有一名小组长,整个项目有一名项目经理,他们的职责不是监督程序员的工作,而是协调各小组间的同步与兼容,同时他们还要负责编写系统中最难解决的部分。在微软公司内部,员工有很强的流动性,编写Word的程序员可以去编写Excel,程序管理经理可以去作产品策划,测试人员也常常有机会加入到程序员的行列。微软公司鼓励人员在部门间的流动,比尔·盖茨认为这种流动有利于部门间知识和信息交流,也有利于发掘员工的潜能。由于微软内部实行的是技术等级而非行政等级,这使得人员在部门中的流动不会导致人事土的障碍。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网络型组织具有哪些特征?(10分)

  (2)根据案例,分析网络型组织存在哪些基本类型?微软公司属于哪种类型的网络组织?(10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