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07-05-13

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   )
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泰币大幅度贬值
B.韩国财团破产
C.香港股市大跌,港币贬值
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

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   )
A.货币
B.基金
C.债权
D.记帐单位

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   )
A.亚当·斯密
B.保罗·克鲁格曼
C.大卫·休谟
D.彼得·凯恩

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参与贸易的两国商品的国际比价线(   )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17.一般而言,随着中间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企业为扩展国际市场应采取(   )
A.出口方式
B.直接投资方式
C.发放许可证方式
D.间接投资方式

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目的是(   )
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
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
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
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

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林德
B.门格尔
C.松巴特
D.克鲁格曼

20.生产者剩余是指(   )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21.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
A.要素价格均等化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22.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生产国。这一规律称为(   )
A.恩格尔定律
B.示范效应
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D.剩余物质出口理论

2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减少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不变

2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   )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
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
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

25.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较小,卡特尔对价格的操纵能力就(   )
A.较弱
B.较强
C.无效
D.不确定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