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资讯

导航

自考《农业推广学习题》章节试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04

自考《农业推广学习题》章节试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十、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1、何谓信息?信息的特征有哪些?农业推广信息分为哪几类?

  (1)概念: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2)信息的特征:

  1有效性

  2时效性

  3传递性

  4寄载性(实体与载体的不可分性。实体:指信息的内容;载体指反应这些内容的物质形式。信息的载体有多种形式,如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图表等)

  5共享性

  6普遍性

  7规范性

  8可处理性(可识别、可转换、可压缩、可廉价复制)

  (3)农业推广信息的种类:

  1农业资源信息 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以及农业区划等方面的信息。

  2农业政策信息 包括各种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等。

  3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研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经验、新方法等。

  4农业生产信息 包括生产计划、产业结构、作物布局、生产条件、生产现状等方面的信息。

  5农业教育信息 包括各种层次的农业学历教育、培训班、技术培训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内容、效果等。

  6农产品市场信息 包括农产品价格、储运加工、购销、对外贸易、生产资料供求等方面的信息。

  7农业经济信息 包括经营动态、农业收支、投入产出、市场预测、农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8农业人才信息 包括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专家的技术专长,农村科技示范户、生产专业户、农民企业家的基本情况和状况。

  9农业推广管理信息 包括农业推广队伍状况、组织建设、人员结构、经营服务、推广工作的经验及成果等。

  2、简述农业推广信息的作用

  1农业推广信息是引起农民行为改变的诱因。

  2农业推广信息是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

  3农业推广信息是农村商品生产的命脉

  4农业推广信息在农业各部门间可起联系纽带作用。

  3、简述农业推广信息的筛选、鉴别方法

  (1)感官判断法 感官判断法是指在浏览原始信息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学识,凭直觉判断信息的真伪以及可信度大小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费用低廉、节约时间。缺点:对某些信息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2)比较分析法 分析比较法是指信息加工人员在筛选和判别信息过程中采用前后信息、左右信息、不同渠道收集的同一信息对比分析,以确定信息的真伪和可信度。这种方法较前者费事,但准确性较高。

  (3)集体讨论法 集体讨论法是指对一些个人无法下结论的信息采用集体会诊的方法以确定取舍。这种方法由于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而使信息的准确性较高。

  (4)专家裁决法 专家裁决法是指对一些一时无法确定取舍的信息交由专家裁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科学性依专家的个人素质定。

  (5)数学核算法 数学核算法是指对原始信息有疑虑,而由信息加工人员重新予以核算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就正那些因信息收集计算错误、笔誤或传递过程中失误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

  (6)现场核实法 现场核实法是指对有疑虑的信息,在责成信息收集人员或加工人员深 入现场核实真伪的方法。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费时费力。

  4、简述农业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

  1)信息源

  信息是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内容,没有信息就没有传播。信息必须以一定的载体形式存在和传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息存在的载体形式即为信息源。信息源可以是讲课、实物,也可以是文献。如信息来自一份文献,则接收者可以视文献为信息源。但在有些场合,由于信息源和传播媒介融为一体,也可以把传播媒介看成为信息源。例如,广播电视、信息发布会等。

  2)传播者

  传播者是信息行为发生的主体。这意味着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始于传播者,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内容、对象等也取决于传播者。由于信息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有选择和控制权,因此,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发挥着“守门人”的作用。另外,在许多场合,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还充当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中介角色,使信息源和接受者之间能进行有效的联系。

  3)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指信息传播的通道,又称传播媒体、传播渠道等。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从原始的媒介到电子媒介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传播的变化和进步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使人类的感官不断扩大和延伸。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受传者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也是信息的用户,因此也可以被称为接收者或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传者是主动的信息接受者和参与者,也是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一切信息传播活动都应围绕受传者而组织。这是因为,信息传播只有符合受传者的需要才能被受传者接受和使用;信息传播只有通过受传者的使用才能表现其价值。因此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等只有与用户的职业、水平、心里、目的等各项因素相匹配才有使用意义。

  5、如何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信息能力

  (一)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由于各人感知、识别、分析能力不同,表现在收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同。同样从事技术开发管理工作,到同一农村去观察,有的能收集到各种信点,有的却收效甚微,这就是信息收集能力的差别。一个好的管理者,能熟练通过各种渠道、方式,从各种角度获得信息,知彼知己,运用自如。

  (二)提高信息选择能力

  无论是企业、行政、科研管理,还是农业推广部门,都必须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充分的选择。因为,当今科技信息的特点是数量大,交叉广,涉及面宽。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不注意准确取舍,反而易被困扰,影响工作。我们必须具有去杂去劣,精于选择的本领。

  (三)提高信息利用能力

  信息再多,不去利用等于没有。无论科研或开发推广的每一阶段,都要有意识地利用信息,尽力吸收他人、前人的智力成果,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做出创造。信息利用,与识别信息的准确率和实施条件关系密切。一个管理工作者,收集信息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保存,而是要利用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此,必须充分使用已获得的信息,为教学、研究、推广开发、生产及管理工作服务。

  (四)提高识别信息能力

  信息充满了人类社会,如何识别它,这是选择、利用信息的基础。按信息职能来说,有计划信息,它属于国家下达的任务、方针、政策,具有抓纲目张的作用。还有来自各行业、部门之间发展规划、科研发展方向等信息,此信息有助于各层管理人员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现实的决策,这种既原则又具体的信息,称之为控制信息。而与管理者、执行者、使用者日常活动关系密切的是作业信息。如学科信息(有关学科领域的重大发现、新理论、新动向),技术信息(指的是技术改革、技术原理、技术水平、应用条件、范围等)。识别这种信息的目的是为科研选题提供依据。再如市场信息,为了把科研搞活,必须具备认识和分清市场各种需求,以及用户心理活动的能力,并要具备会操作、亲自动手搞产品开发的能力,才能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注意提高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正确比较、评价、处理信息,以求在科技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

  (五)提高管理信息能力

  农业推广机构,既是信息发生源,又是信息吸收器。每天都有大量信息,有的不可能马上用上,有的是无用信息。加强对信息管理,兼收并蓄,非常重要要,尤其是要不断地对信息进行检测、提炼、整理、分类、编制索引等工作,使信息的储存、提取处在动态最优化管理状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