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中医内科学重要知识点:癃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23

  癃闭

  【概说】

  一、概念: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二、沿革:

  1、癃闭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癃闭”或“闭癃”,并对其病因,病机、病位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2、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癃闭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3、隋唐至宋元时期,对癃闭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小便不通和小便难因于肾和膀胱有热。

  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导尿术的记载。

  三、讨论范围:尿潴留及无尿症,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结石、尿路肿瘤、尿道狭窄等

  【病因病机】

  1、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瘀浊内停、体虚久病五种

  2、 基本病机: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3、 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

  ★膀胱的生理功能为贮藏尿液,排尿则依靠其气化功能。但膀胱气化有赖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气化来维持,又需要肝的疏泄来协调。故肺脾肾肝功能失调,亦可致癃闭。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共司小便,体内水液的分布与排泄,主要依赖肾的气化。此外膀胱的气化,亦受肾气所主。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则膀胱气化无权,可发生癃闭。此外,肺位上焦,为水之上源;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协调三焦气机之通畅。如肺热壅盛,气不布津,通调失职,或热伤肺津,肾失滋源;又如湿热壅阻,下注膀胱或中气不足,升降失度;再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及;以及砂石、痰浊、瘀血阻塞尿路;上述情况均可导致膀胱气化失常,而成本病。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起病急骤或逐渐加重,主症为小便不利,点滴不畅,甚或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每日尿量明显减少。

  2、触扣小腹部可发现膀胱明显膨隆等水蓄膀胱证候,或查膀胱内无尿液,甚或伴有水肿、头晕、喘促等肾元衰竭证候

  3、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及腹部手术后患者,或患有水肿、淋证、消渴等病,迁延日久不愈之病人。

  二、病证鉴别

  1、癃闭与淋证。

  相同点:均属膀胱气化不利,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的证候。不同点:癃闭无尿道刺痛,每日尿量少于正常,甚或无尿排出,而淋证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而每日排尿量正常。

  2、癃闭和水肿

  相同点:都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量少;不同点: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浮肿,甚者伴有胸、腹水,并无水蓄膀胱之证候;癃闭多不伴有浮肿,部分患者还兼有小腹胀满膨隆,小便欲解不能,或点滴而出的水蓄膀胱之证。

  3、癃闭与关格

  相同点: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不同点:关格常有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溺,甚或昏迷等症状。而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故癃闭病情轻于关格。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