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6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4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2-17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CD (填字母序号,下同);

  (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铝、铁、氢、铜 (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 盐 (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 B ;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 熔点低 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③金属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保护和回收利用.

  黄铜(铜锌合金)用作弹壳的制造.现有一批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弹壳,处理这批弹壳可以制得硫酸锌和铜,其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收集资料】弹壳上的锈主要为Cu2(OH)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弹壳和其他杂质不溶入水,也不参加反应.

  a.写出弹壳上的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

  b.固体D为 锌、铜 .

  考点: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进行分析;

  (2)①根据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②根据题中的现象,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③根据活泼金属会与酸、氧气、盐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4)①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②根据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的性质优良进行分析;

  a、根据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碱式碳酸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能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溶液B是硫酸锌,固体D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E,则D中除了含有铜,还含有锌,然后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氧化铝,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故选:ACD;

  (2)①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②只有乙中不反应,铁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铁比铜活泼,提尔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铁比氢活泼,铝会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铝比铁活泼,所以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铁、氢、铜;

  ③活泼金属会与酸、氧气、盐反应,所以图2中的A属于盐;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4)①A、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

  B、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B正确;

  C、铝箔利用了铝的延展性,故C错误;

  D、黄金饰品利用了金属的光泽,故D错误.

  故选:B;

  ②合金的性质比组成的纯金属的性质优良,所以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熔点低的特性;

  a、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b、碱式碳酸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二氧化碳,所以蓝色溶液B是硫酸铜溶液,E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所以E是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锌,得到的固体D与硫酸反应后有气体生成,说明有锌剩余,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固体D中含有锌和铜.

  故答案为:(1)ACD;

  (2)①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Fe+CuSO4=FeSO4+Cu;

  ②铝、铁、氢、铜;

  ③盐;

  (3)3CO+Fe2O3 2Fe+3CO2;

  (4)①B;

  ②熔点低;

  a、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b、锌、铜.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有关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记忆.

  12.(2015•x疆)某工厂欲从含有CuS0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 漏斗、玻璃棒 .

  (2)加入过量A物质的化学式是 Fe .

  (3)加入适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H2SO4═FeSO4+H2↑ .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回收铜并得到硫酸亚铁,可以加入过量的铁,再用稀硫酸将过量的铁除去,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1)由操作过程可知.操作Ⅰ是将固液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漏斗、玻璃棒.

  (2)由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由题意可知,要回收铜和得到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A物质是铁,最后再加入过量的B应是稀硫酸,将过量的铁除去,所以A的化学式是Fe.

  (3)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入适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故答为:(1)过滤,漏斗、玻璃棒;(2)Fe;(3):Fe+H2SO4═FeSO4+H2↑.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铜的回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3.(2015•邵阳)2015年5月21日至2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湖南举行,邵阳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填序号).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生活中用铁锅做饮具,主要利用铁的 导热 性;防止铁锅生锈,常用的方法有 洗净擦干 .

  (3)有X、Y、Z三种金属,它们具有如下性质:

  ①X、Z均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Y+2HCl=YCl2+H2↑ ③X+Z(NO3)2=X(NO3)2+Z

  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Y>X>Z .

  考点: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铁的性质以及防锈的方法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

  解答: 解:(1)A、赤铁矿的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B、菱铁矿的成分是碳酸亚铁,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C辉铜矿的成分是硫化亚铜,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填:A;

  (2)用铁锅做饮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防止铁锅生锈,可以将铁锅洗净擦干,不与水接触,故填:导热,洗净擦干;

  (3)①X、Z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XZ在氢的后面,②Y+2HCl=YCl2+H2↑,说明Y在氢的前面,③X+Z(NO3)2=X(NO3)2+Z,说明X在Z的前面,故活动性顺序为:Y>X>Z,故填:Y>X>Z.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材料的应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