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6年广东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及答案1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1-30

  二、非选择题

  12.(2014•云南省•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答案】27.(14分)(1)“自强”(2分),创办军事工业(2分) (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2分) 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 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分) (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坐火车;(1分)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1分)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女子可穿旗袍。(1分)

  13.(2014•四川内江•17)(12分)下列各小题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1)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詹天佑有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并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错误: 改正: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错误: 改正: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起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东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错误: 改正:

  【答案】17.(12分)(1)错误:詹天佑;改正:张謇;(2)错误:畜牧业;改正:资本主义工商业;(3)错误:东亚;改正:西亚;

  14.(2014•浙江金华•22)(10分)金华火腿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金华火腿行(化名)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面《金华火腿行发展史(片段)》年代尺,回答问题。

  (1)A阶段火腿作坊开办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2分)

  (2)结合年代尺信息和中国近代史背景,分析“金华火腿行”在B、C两阶段一“盛”一“衰”的原因。(3分)

  (3)从A阶段到D阶段,“金华火腿行”依次经历了哪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看了“金华火腿行”的发展史,你有哪些感悟?(5分)

  【答案】22.(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2)“盛”的原因: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衰”的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3)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诚信守则;加强制度创新,维护国家安全;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

  15.(2014•河北省•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抗战已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抗战后一度恢复,可是内战使经济又迅速恶化,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财政金融极度混乱。以国统区米价为例,1947年1月初,每担为6万元,6月份涨至50万元,7月份又涨至65万元。物价飞涨,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工薪阶层,如教师等。……最终导致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材料一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经济状况对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响。(3分)

  【答案】28. (9分)(1)入不敷出。(2分)(2)抗战火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争;内战。(4分)

  (3)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或成为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3分)

  16.(2014•四川宜宾•12)(10分)我国行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

  时间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合计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1872-1894 53 47 9.6% 19 162 33.1% 103 280 57.3% 175 489

  1895-1913 463 908 41% 86 195 13% 136 1031 46% 685 2234

  国内企业代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继昌隆缫丝厂 1872年

  开平矿务局 1878年 贻来牟机器磨坊 1878年

  漠河矿务局 1888年 裕淅纱厂 1894年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工业的构成情况。(2分)创办国内企业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的关?(1分)

  材料二 中国在1887年时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9%……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5-1920年中国工业产值快速增加的原因。(4分)

  材料三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见右图表)

  到2000年,随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依据中国情况评估保罗肯•尼迪的预测。(1分)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2分)

  【答案】12.(10分)(1)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的侵入(或答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国人办或轻工业、重工业)(2分) 洋务运动(1分)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戊戌变法的影响;“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任答一点1分,共4分) (3)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到2010年中国国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美元,可见,保罗•肯尼迪的预测准确。(1分)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经济发展战略计划(1分)制定并实施863计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分)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