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导航

2016福建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14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11-20

  11.(3分)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2 ⑤Mg2+ ⑥2OH﹣ ⑦H2O.

  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可以表示原子的个数;

  分子的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

  分子中的数字可以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离子中的数字可以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可以表示离子的个数.

  解答: 解: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⑥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⑤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③中的2表示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⑦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②中的2表示2个氨气分子,该选项飞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对化学符号中数字意义的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2.(3分)(2012•黄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 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 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分析: A、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B、要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C、加热试管,要先预热;

  D、收集完毕,要先移导管后熄灯.

  解答: 解:A、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故题目做法错误;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会使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故做法错误;

  C、加热试管,要先预热,可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进行预热,正确;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即可顺利解答,提醒同学们要正确操作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

  二、填空题(23分)

  13.(9分)(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氧原子 2O

  ②4个硫酸根离子 4SO42﹣

  ③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P2O5

  ④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为+4  O2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①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S+O2 SO2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2H2O2 2H2O+O2↑

  ③实验加热混合物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

  ④实验室加热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⑤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氧化反应 4P+5O2 2P2O5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可以表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

  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白烟.

  解答: 解:(1)①2个氧原子可以表示2O;

  ②4个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4SO42﹣;

  ③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以表示为2P2O5;

  ④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为+4可以表示为 O2.

  故填:2O;4SO42﹣;2P2O5; O2.

  (2)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SO2;

  ②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③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⑤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故填:S+O2 SO2;2H2O2 2H2O+O2↑;2KClO3 2KCl+3O2↑;2KMnO4 K2MnO4+MnO2+O2↑;4P+5O2 2P2O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4.(10分)刚刚迈入化学殿堂的大门,我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看,水 水分子 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由 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2)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氢气 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带火星的木条 来检验.

  (3)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解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①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B (填标号).

  ②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D (填标号).

  ③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为 加速沉降

  ④自来水厂生产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区分的方法是 加入肥皂水 ,若是硬水如何降低水的硬度 加热煮沸 ,在生活中你节水措施 洗衣水拖地 .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解答;根据水的净化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水分子,碳元素和氧元素.

  (2)试管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收集的气体是氢气;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故填:氢气,带火星的木条.

  (3)①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自然沉降,故填:B;

  ②氯气能杀菌,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D;

  ③A步中加明矾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其作用为加速沉降,故填:加速沉降;

  ④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区分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若是硬水可以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在生活中可以使用洗衣水拖地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填:加入肥皂水,加热煮沸,洗衣水拖地.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i等组成和构成以及水的净化的知识和电解水的知识,要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