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

导航

2018年中级育婴师复习资料: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2-01

   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1) 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行为的控制,使个人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婴儿从出生起,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同样有与人交往、信任、独立、自尊的需求。婴儿又是一个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人,其生理、心理的成熟度和社会行为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

  (2) 婴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表现。婴儿的社会适应性能力,主要表现在生活处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保持良好情绪和格发展等方面。

  (3) 婴儿生活处理能力包含的主要内容。婴儿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行走、吃饭、穿衣、梳洗衣等行为技巧,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4) 鼓励婴儿学会穿脱衣服的方法。

  A. 训练婴儿配合穿衣时要发出“伸手”、“举手”、“抬腿”等口令,让婴儿逐渐熟悉并用这些动作配合穿衣、窗裤。如果听不懂就用手势做示范动作,并对合作进行表扬,以后他就会主动伸臂入袖子中,伸腿穿裤。

  B. 训练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穿脱衣服的技巧。1岁左右可以开始进行脱衣训练,最好从夏天学会穿背心、短裤开始,随着天气的变化,再渐渐增加衣服并增加难度。两岁以后逐渐学会穿脱鞋袜,在成人的帮助下完成穿衣,3岁时能够自己系钮扣。

  C. 为了鼓励婴儿穿脱衣服的兴趣,防止把衣服穿反,可以买些前后有标记的衣服,如在胸前或膝盖上有动物图案,使婴儿便于识别前后。

  D. 训练过程中,成人可以协助完成不同的动作,但不要包办代替。要反复训练,耐心指导,帮助婴儿掌握基本要领。如穿衣服要先套头再伸袖子,系扣子要从下往上,如何分清鞋子的左右等等,同时要求婴儿把脱下来的衣服摆放整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5) 鼓励婴儿学会独立进餐的方法。

  3-4个月的婴儿就可以训练自己抱奶瓶喝奶,5-6个月可自己拿饼干往嘴中喂食,9-10个月学会捧杯喝水,1岁半左右的学会自己拿勺吃饭,两岁以后就可以学用筷子吃饭。

  婴儿会坐以后,每次进餐时最好让婴儿单独坐一把椅子,将手洗干净之后,安静地等待就餐。

  培养婴儿独立就餐的好处:一是使婴儿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吃饭,有充足的咀嚼和品尝味道的时间;二是可以在训练吃东西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快乐和感受;三是有自己主动挑选食物的机会,能够增强食欲。

  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吃饭时手的动作还不协调,还不能用勺或筷子准确地把饭送到嘴里,有时会洒到身上、桌面上、地上,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怕麻烦,要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婴儿来进行模仿,也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进行引导,不要以各种借口包办代替,剥夺婴儿锻炼的机会。

  (6) 口腔清洁的防护措施

  漱口和刷牙保护口腔清洁卫生的重要措施。1岁左右的婴儿就可以学习漱口,开始时漱不好,经常会把漱口水咽下去,因此要用温开水漱口。两岁以后20个乳牙萌出后就要学习刷牙。可以带婴儿一起去买喜欢的牙刷、牙膏,让婴儿练习自己挤牙膏,培养刷牙的兴趣,使之坚持每天刷牙。

  刷牙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将牙齿里外上下都刷到,时间不要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刷完后不宜再吃东西,尤其不能吃糖或含糖的食物。

  (7) 训练婴儿大小便的步骤

  大小便训练可以从“把”开始。在婴儿睡醒时或吃奶半小时后,用“嘘”或“嗯”的声音培养排尿及排便的条件反射。经过10天左右的训练,就能见效。在把尿及排便的过程上,成人要与婴儿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婴儿识“把”就是建立一种条件反射,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婴儿满月后就要开始把大小便,养成排便的条件反射。8个月以后开始练习蹲盆大小便,1岁左右坐盆时要有人帮忙,两岁以后可以逐渐培养独立蹲盆大小便。两岁半以后要培养婴儿大便时自动解开裤子,便后自己用手纸擦屁股。反复练习学会使用手纸和压按冲水的按钮。

  (8) 训练婴儿大小便的注意事项

  A. 把盆便放在固定的地方,使婴儿熟悉并随时可以使用;

  B. 便盆要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C. 大小规格要与婴儿的臀部正合适,如果不舒适就会使婴儿产生反感;

  D. 每次坐盆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为3-5分钟,长时间坐盆会容易使婴儿脱肛;

  E. 坐盆时不要玩玩具或吃东西;

  F. 排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9) 婴儿在参与家庭劳动中培养独立性。

  两岁左右的婴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有所认识,两手也比较灵活,可以适当地参考一些家务劳动,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时的事情。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婴儿的劳动意识和习惯,掌握劳动的技能。

  由最初的自儿服务,自己穿衣、吃饭、洗手等慢慢过渡到他人服务。可以模仿成人擦桌子、扫地、摘菜的动作,也可以训练婴儿把散乱的玩具收拾整齐,将积木摆放到盒子里,把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总之要根据婴儿特点设计训练内容,养成热爱劳动、做事有条有理的行为习惯。

  (10) 培养婴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注意事项。选择设计的内容要符合婴儿生理心理特点;训练方法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切忌把训练当作刺激或惩罚的手段。

  (11) 婴儿期缺少伙伴或被同伴拒绝后常有的情绪表现。婴儿时期缺少伙伴或被同伴拒绝,容易造成情绪上的伤害,出现羞涩、恐惧、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症状。因此,要重视培养婴儿社会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一种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

  (12) 婴儿“分离痛苦”发生的时间。婴儿学会站立、行走、学会讲话之后,接触人和物的范围逐渐扩大,能够在一段时间与依恋的人分离、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玩耍。两刚时90%以上的婴儿会发生分离痛苦,3岁时的婴儿大概只10%发生分离痛苦,而且比较容易平息。婴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通过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和小伙伴的交往中逐渐产生的。

  (13) 婴儿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的途径。社会适应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通过不断地与人们进行交往,促进了感知觉、动作和语言、个性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积极发展,智力也相应地得到发展,聪明和智慧是靠环境和与人的交往中获得的。如果婴儿被剥夺了与人交往的机会,智力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交往能力综合了各种心理能力,因此交往能力发展水平是智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14) 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阶段。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是:认识自己,认识“我的……”,从别人评价到自己评价,自我表现与克服害羞等四个阶段。

  (15) 婴儿认识自己的几个阶段。

  A.0-4个月为“妈妈阶段”。对妈妈的镜像微笑、点头、发出叫声,而不是对自己的镜像感兴趣。

  B.5-6个月为“同伴阶段”。把自己的镜像当作另一个同伴对待,有时伸手到镜子后面去找镜子中人。

  C.7-12个月为“伴随行动”。看见镜像中自己张嘴的动作,也跟着学。、

  D.1岁以后为认识“自我阶段”。会对着镜像中的自己指眼睛、鼻子,对自己发生兴趣。

  E.12-15个月能够把自己所做的动作和别人的动作分开,能从照片中认出自己。

  (16)婴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A.婴儿会从别人的语言评价中理解“乖”和“不乖”的含义,知道发脾气、抢别人的玩具、爱哭闹是“不乖”的行为,从成人的评价中逐渐学会简单的判断。

  B.2岁以后能够分辨“好人”与“坏人”,学会评价别人“乖”与“不乖”。

  C.3岁左右常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了解自己,如“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我会讲故事”,并能够从小伙伴对自己的态度中了解自己,同时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小伙伴的行为做比较,增进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

  最新热点

  育婴师和月嫂有什么区呢?谁更有前途? 请问育婴员和保育员有什么区别吗?

  育婴员作为水平评价类考试,与准入类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个新的职业,育婴师、育婴员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2018年中级育婴师章节复习汇总

分享到

相关资讯

  • 2020年育婴师考试育儿知识汇总

  • 2020年育婴师育儿知识:口腔清洁的防护措施

  • 2020年育婴师育儿知识:小孩发烧怎么办

  • 2020年育婴师育儿知识:宝宝磨牙的几种原因

  • 2020年育婴师育儿知识:婴儿离乳的方法

  • 2020年育婴师育儿知识:婴儿湿疹的治疗方法